韓岡眼前的這座金明池,雖然無法走得太近,但仍能看見猶有冰層覆蓋的湖面。湖心島上的一座小殿,臨水觀風,獨立于冰面之上。
只供天子使用的池中龍舟,就停在岸邊上一處像是船務的空場上。聽路明說名為大奧。透過池邊林木的遮擋,可以看到有不少人在船上進進出出,估計是為了一個月后的天子駕臨,而進行必要的整修。
從金明池的另一側,一條玉帶蜿蜒而出,匯入城濠,從西水關直入城中。由此看來,金明池其實也兼做調節護城河的水位之用。方方正正的金明池是后周顯德年間修造,進行演練水戰的地點。到了如今,雖然演練水戰的初衷早已不再,但每年入春后的金明池爭標,依然是一項盛大的節日祭典。
離著城門越來越近,周圍行人也越來越多——只是還有十天省試便要開始,路上卻是少見士子在外游逛,基本上都是留在居所,進行最后的復習沖刺。如昨日西太一宮中喝酒賞梅的那一群,其實是極少數的特例——在人群中穿梭,仿佛是在沼澤里跋涉,時時刻刻都要小心著不要撞倒行人。城門前的五里路,他們走了近一個時辰。當韓岡他們終于抵達城門下的時候,早已是汗流浹背。
韓岡站在護城河邊,四面顧望。寬闊的城濠有三十步之寬,因為是冬天的關系,河上的冰面比河岸都要低上許多,河邊是一排柳樹,光禿禿的。但只看著樹干上猶存的千條萬枝,可以想見,春來萬物生發,翠柳如錦的風情。
護城河對岸青黑色的墻體如波浪般的曲折,一眼望不到頭。全長五十里長的東京城墻,保護起當世排名第一的巨城。高達五丈的墻體,也遠遠超過韓岡從秦州一路過來所看到的其他城池。
這就是京師。
李小六張著嘴,吃驚于京師的雄偉。而劉仲武揚起的眉眼,心中的驚嘆也是掩飾不住。路明帶著點小得意的去看韓岡,但韓三官人比劉仲武還要沉穩,半點訝色也無。
這下反倒是輪到路明吃驚了,他第一次看到東京城時,眼珠子差點掉出來。而他歷次入京,不是沒有跟第一次進京趕考的士子同行過,而他們,都是與他一般德性。
長安、洛陽名氣雖大,但規模上遠遠比不上東京開封。韓岡還是從秦州出來的,秦州城雖比邠州要強,但總不能跟京城相提并論。韓三年紀輕輕,難道養氣功夫都到了七情無礙的地步了
路明為什么吃驚,其中的原因韓岡看得出來。鄉下土包子進城,劉姥姥進大觀園,都是一般惹人笑的。路明并非壞心,只是想看看自己的驚訝,但韓岡如何會讓他如愿
雖然眼前的東京城的確雄偉,但比之后世的南京城墻還是要遜色一點,更不能跟明代重新修筑的萬里長城相比,所以在建筑上,靠開封城墻的規模就想震懾住韓岡,幾乎不可能。如果是小橋流水的野趣,或是園林亭臺的秀美,反而會讓他贊不絕口。沒辦法,這不是東京城的問題,而是時代的差距。
不過眼前的東京城墻,并不是后世的那種拆了后又重建的水泥城墻,處處透著古意。雖然缺乏西北邊寨的蒼涼和硬朗,但有著中原的厚重,以及京師的雍容。韓岡雖不至于驚嘆,欣賞的目光卻也是少不了的。
就在城壕內側,城墻根下,有一圈五尺高的矮墻——這等攔在城墻前的圍墻被稱為羊馬墻。羊馬墻與城墻之間的狹窄空間中,擁擠著一群群的羊、馬還有豬等牲畜,這是羊馬墻得名的由來。這些牲畜的主人都是遠遠的從京城附近一兩百里的州縣把牲畜趕來,就在城下販賣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