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王安石現在賭氣回家,稱病不朝。但趙頊的朝堂上,文武百官,濟濟一堂。又哪一個比得上王安石
趙頊想做中興之君,想踏平西北二虜,想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主。這樣的愿望,這樣的想法,沒有哪個老臣支持他。只有王安石說可以,說沒問題,說一定可以做到。
只要變革法度,只要能堅持下去。
天下和老臣,哪個更重要
這一瞬間,趙頊完全拋棄了韓琦。不值得為了他,而讓大宋的革新大業停下腳步,畏縮不前。朝堂需要的是王安石,不是韓琦。
趙頊喚來李舜舉,遞給他一份親手寫的詔書:“你再去王安石府上一趟,讓王卿家快點回來。他不是氣韓琦的奏章嗎朕會把奏章發回中書門下,任他一條條的批駁,刊在堂報上也沒問題!讓他快點回來!”
……………………
“臣遵旨!”
聲音入耳,李舜舉點了點頭,又嘆了口氣。
這是他今天第二次來王安石府邸了,而對著躺在病榻上的王安石宣詔更是不知累計了多少次。李舜舉當發現自己用十根手指都數不完來王府次數的時候,也不準備脫掉靴子加上腳趾去計算了。
‘都已經逼著官家道歉,真不知道王大參還要賭氣道什么時候’李舜舉嘆著氣,就想收拾東西走人。
等等!李舜舉動作突然停頓,方才王安石說了什么
遵旨!
他抬眼看著前面王安石的病榻,卻見王安石的次子王旁走過來,說道:“近日多勞都知,家父今日病勢稍可,已經能起身了。”
李舜舉在宮中待了許久,精于察言觀色,更是會聽話。聽出王旁是在趕人,王安石要起床更衣了。雖然這讓李舜舉的自尊心有點小小的受傷,但只要王安石肯奉召,省得他一跑再跑,難道還有別的奢求嗎
李舜舉留下詔書,識趣的告辭:“請轉告大參,官家正在崇政殿翹首以待,勿令官家久候。”
“都知放心,家父既然痊愈,當然會盡早入宮謝恩。”
王厚送了李舜舉出門,等他回來時,王安石也起來了,剛剛換了一身朝服,頭戴長腳幞頭,身著紫袍,腰纏御仙花帶,帶上系著金魚袋。他稱病多日,氣色反而好了不少,一副體壯如牛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