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更,求紅票,收藏】
王厚見韓岡事事為自己父親著想,心中欣喜:“愚兄也是這么想的。家嚴已經有所準備。”
韓岡不似王厚那般樂觀:“能證明機宜先明之見的,是不是就只有元旦時,發給經略司的兩封急報”
“三月初,兩部調集族中大軍時,家嚴當時在永寧寨,聽說后又發文給李師中,提醒他加強防備。”
“也就三封啊。”韓岡沉吟了一下,道:“得去架閣庫,把機宜這幾封有關托碩隆博二部的文字,都拿出來保存好,以防莫名其妙就不見了。”
“家嚴已經做了。”王厚笑道:“吃了那么多虧,哪能再糊涂。沒了文字,那就任李師中潑臟水了。”
對于王韶這么小心謹慎,韓岡可以理解。王韶的才智本高,自己能想到的,王韶當然也能想到。何況對于李師中和竇舜卿的陰毒手段,王韶可是切膚之痛,當然會預防著。
韓岡點點頭:“既然機宜早有準備,我就放心了……”他也笑道:“機宜的先見之明,傳到京中,讓人知道他這蕃部提舉也不是白做的。”
王厚失笑,韓岡拍馬屁的時候可是難得,只是他的臉色又正經起來,“不過玉昆你有所不知,秦州的蕃部提舉可是就要再多了一個。”
“再多一個這話怎么說”韓岡驚訝道。
如今管理秦州緣邊蕃部的官員已經有三人,王韶是提舉西路蕃部,向寶是管勾西路,張守約則是管勾東路。就這么點大的地方塞了三個人來管,張守約管著東部,那里沒什么事,當然,功勞也少。但西路其實就是指的河湟開邊的,王韶、向寶,一個提舉、一個管勾,就是在為此爭著。如果再添一人,不可能是在事少功少的東路,只會是在功勞多多的西路。
這是還覺得秦州不夠亂嗎
“天子欽點西京左藏庫副使,閣門通事舍人高遵裕,為秦州西路蕃部同提舉。”王厚說道。
高遵裕這個名字韓岡好像在哪里聽過。不過他最近接觸過人多,說得話多,聽過的名字也多,使得其中許多只留下一點模糊記憶。他問道:“這高遵裕是什么人”
王厚反問:“太后姓什么”
得到提醒,韓岡想起來了,是高太后家的人,“……是太后的叔叔。”
太后親叔為秦州西路蕃部同提舉,往好處想,趙頊把自家的舅公派來秦州,當然不會是為了跟王韶打擂臺,相反,算是為王韶準備的一大助力。但壞處貌似也不少,外戚在士大夫中并不是很受待見,王韶即便得到高遵裕的支持,朝堂上反變法派的重臣們的立場也不會改變,反而會更加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