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求紅票,收藏】
四月中的秦州,已經有了炎暑的一點苗頭。在家中還好,但到了外面,尤其是午時前后,日頭火辣辣的,照得人皮膚發痛。
在正午時分,頂著烈日出城,王韶原本就是黝黑的一張臉,被太陽曬得黑里透紅。韓岡也是熱得受不了,要不是顧及著形象問題,都恨不得換上一身短打,而不是穿著寬袍大袖、厚重無比的公服。
通往西門的大街上,韓岡和王厚緊緊跟著王韶,外圍是趙隆和楊英帶著護衛們守著。他們沒有騎馬,反而是安步當車。雖然連韓岡都不知道王韶是搭錯了哪門子的弦,但既然王韶有這份興致,他和王厚這樣的小輩,也只能奉陪到底。
王韶很悠閑的走著,左右看著大街兩邊的店鋪,時不時的還走進鋪子問問價錢,顯得興致很高。
“是不是為了市易在查貨價”韓岡在王厚耳邊低聲問著,王韶不是愛逛街的性子,何況大熱天里逛街,本就是腦袋壞了才有的蠢事。
“誰知道。”王厚也搖搖頭,他的老子心里在想什么,他這個做兒子的有時也不清楚。
韓岡看著在一間綢緞鋪中,問著一匹碧紗價的王韶,心中越來越是疑惑。若他真的是為了市易做調查,應該把那個元瓘一起叫來才是,他才是王韶內定的主管市易事務的人選。
從綢緞鋪出來,王韶又轉進來一間兵器鋪。在西北,為了抵御黨項西賊,官府并不禁止平民百姓攜帶兵器,只要不是硬弩長槍,如長弓、腰刀這些并不犯忌諱。不像中原內地,平民出外遠行,只許帶著樸刀。
這樣的政策,使得兵器鋪也能光明正大在大街上營業。也就是平民購買弓刀,必須在簿子上加以登記,就像藥鋪賣砒霜等毒藥一樣,都是要登記的。
王韶走進的這一間兵器鋪,在秦州城中算得上比較大了。三開間的門面內,在墻上高高低低掛了不少長弓腰刀。王韶在里面轉了一圈,看上了一張弓。招手讓掌柜把弓拿下來,沖著韓岡和王厚道:“玉昆,二哥,你們過來看。”
“是不是興州的弓”韓岡看了一眼,便問道。
“官人好眼力,的確是興州造。”兵器鋪的掌柜點頭笑道:“三位官人,這可是小店的鎮店之寶,足足兩石一斗的力道,力氣小一點的根本拉不開。”
雖然大宋是以弓弩為上。遠程攻擊,向來在軍中被看得很重。上陣時,卒伍們無論拿著長槍還是刀盾,都少不了帶上一張弓或是一架弩,
但黨項人那邊,也是一向重視弓弩。軍中用弩,黨項人由于技術原因,造不出力道出眾的硬弩。但長弓的制造技術就是有名的出色,能造上等弓箭。尤其是興慶府的官造,比起東京城弓弩院的出品,還要高上一等。
在西北,一張興州良弓,往往能賣到十貫以上。韓岡常用的那張,由過世的二哥送給他的一石三斗的戰弓,便也是出自于興州。
“玉昆,你既然認出來了,就來試試。”王韶說著,就把長弓遞給韓岡。
韓岡接過王韶遞過來的長弓,用力拉了一下,纏了馬鬃和人發的弓弦勒得他手指生疼。果然是張能殺人的硬弓,不是給墻上裝飾用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