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糧、土地、官職,你能給什么,我就要什么。既然你有求于我,那我就不會客氣。’俞龍珂坐得安安穩穩,他不愁韓岡不答應。
韓岡悠悠嘆了口氣,搖了搖頭,很是無奈:“既然如此,那本官也只好告辭了。”他說罷,行過禮,轉身就往外走。
雖然韓岡很想說服俞龍珂,援救附宋七部。但他前面的一番言辭可能是給俞龍珂和青唐部留下一個錯誤的印象,好像他是非救七部不可。
這可是大錯特錯!
前面韓岡也說過了,如果救不了親宋七部的話,那也是沒辦法的事,等劉昌祚回來就給他們報仇好了。
韓岡不徐不急的往廳外走去,廳中鴉雀無聲,只有他的腳步踩在沒有拼接好的地板上吱呀作響。
既然卑躬屈膝的求你,你都不肯答應,那我便掉頭就走。想趁機喊高價,笑話,我有必要為了七部的死活毀了自己在國中的名聲——若是在請援之事上許諾太多,事后王韶高遵裕必然反口不提,而他韓岡也肯定要受到責罰,官場上說不定還會留下一個韓三哭虜廷的笑話。
七部安危事關朝廷臉面,這樣的話不過是說說而已,說客的口吻罷了。也許七部覆滅會影響到王韶的聲望,但終究不會有多大的干系,畢竟王韶背后的靠山是大宋。
而七部蕃人的死活,更是與韓岡毫無瓜葛。就算見了王韶,一句‘韓岡有負所托’也就過去了。王韶難道還能治他的罪不成
韓岡走得干脆無比,毫不拖泥帶水,一點遲疑也沒有。
俞龍珂本料韓岡是故作姿態,安心坐著,等著他回頭。可韓岡出了廳門,出了宅院大門。繼而聽著外面了來報,古渭來的韓官人已經騎上馬,帶著隨從要出城去了。
十幾個首酋齊齊望著俞龍珂,他們都沒提防韓岡如此果斷,說放下就放下。如果韓岡負氣而走,那就當真把人得罪狠了。王韶聚七部滅托碩的事歷歷在目,得罪了他派來的說客,對青唐部可不會是件好事。
俞龍珂還在猶豫,他還是想賭韓岡是在裝模作樣,但又一名親信跑了回來,“秉族長,韓官人已經出了城門了!”
俞龍珂臉色大變,當真是把人給氣走了,他連忙道:“韓官人奔波了一夜,哪能就這么走了,快請他回來好生歇息,省得外面說我青唐部不懂待客……”
“不!”俞龍珂猛的跳起,推開報信的親信,來不及穿鞋就直接跑出門去,他要親自把韓岡請回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