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更,求紅票,收藏。不好意思,字數較多,遲了一點】
天色已然深沉。
夏日的晚霞,絢麗燦爛,留下了多少詩篇讓人傳唱。但在今天,占據了半幅天空的彤云,卻是讓古渭寨中的每個人都感到厭惡。
一個時辰前,就在映天紅霞的襯托下,自古渭寨西南方的山巒之后,突然騰起了數道濃煙。深黑的煙氣隨風卷動,直入天際,散入血紅色的霞光之中。就算現在已然入夜,無法再看到烽煙,但艷紅的火光仍反照著天空,仿佛晚霞已經自西面轉移到了南方。
那是吹莽城的方向。
只看著血色光芒籠罩下的山巒,便可想見在群峰的另一側,究竟發生了什么樣的慘劇。古渭寨中,不知有多少人不時的望著南方山后升起的紅光,他們都在擔心著今次入侵青渭的蕃賊會不會殺得興起,趁著寨中人少,轉頭來攻古渭。
而從吹莽城騰起煙火的那一刻,張香兒已經慘叫一聲,吐血昏死過去,被王韶喚了人抬下城頭去照料。沒有人嘲笑他,若是換作自己全家遭難,肯定都是一般兒會昏倒。
入夜后,董裕軍就開始在城外點起篝火。古渭寨外也有村落,村中都是來此屯墾的宋人,仰仗著古渭寨的保護,墾荒開辟。雖然村中百姓此時都已逃入寨內,但加起來以萬斤計的柴草秸稈還是堆在村內。
董裕蕃軍便拿著這些柴草在城外擺了無數堆篝火,繞著城寨整整一圈。幾座城門外都是一團團火焰在閃動。盡管只是虛張聲勢,但看上去卻是鋪天蓋地,比天上的星星還多。黑夜中,只有篝火在閃,也不知有多少蕃人圍在城外,讓城中守軍因此望而生畏。
高遵裕已經沒心思去理會董裕在城外做得把戲,天黑后他就下了城去,回到城衙去休息。反正董裕不敢攻打古渭,而古渭寨中的守軍又無力出城作戰,站在城頭上與城下的蕃賊大眼瞪小眼,只會讓自己生上一肚子的悶氣,新來的蕃部提舉可沒這等好興致。
對于如今青渭的局勢,高遵裕心中憋屈的要命,但他卻找不到出氣口。要怪也只能怪攻打甘谷的西賊,若不是他們引走了劉昌祚,古渭寨也不會任由前些日子的喪家犬欺負——其實若是劉昌祚不從古渭帶走那兩千兵,以董裕的膽子,也絕然不敢來犯。
雖然一開始高遵裕罵了韓岡幾句,但他也明白,俞龍珂這等老狐貍,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韓岡什么權力都沒有,空口白牙,能把他請出來抄董裕后路,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想讓俞龍珂跟董裕硬橋硬馬的對碰上,俞龍珂可沒長個豬腦袋,不大出血怎么可能請得動他
高遵裕只可惜自己昨夜沒去,他能許諾給俞龍珂的條件,可比只能向俞龍珂攤手苦笑的韓岡要強得多。
而王韶還站在城頭上。雖然知道城外的蕃賊絕然不敢攻打古渭寨。但誰也不能拍著胸口打包票,說不會有個萬一。古渭寨內地位最高的兩人中,總得留一個在城上看著。
王韶看著城外的多如天上繁星的篝火,心中隱隱作怒。董裕這是明欺著城中守軍不敢出戰,才嘲諷一般的做出這么大的一番聲勢。
可恨王韶對古渭寨的守軍沒有名正言順的指揮之權。就算強行命令他們出寨攻擊,也不知道領著這一千人的幾個將佐中,有哪一個可堪一用。
若是趙隆、李信、王舜臣他們還在身邊就好了,王韶不禁這般想著。現在就可以命他們帶兵出去沖一下。可如今李信跟了張守約,趙隆跟著王厚,都一起去了京城。王舜臣則保護韓岡去找俞龍珂。王韶現在身邊的幾個親信就剩個楊英,而楊英僅僅是他自鄉里帶來的聽候使喚的,會做事,會做人,卻不像王舜臣、趙隆那般武藝高強。
今天這一天,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納芝臨占部至少還是在董裕的刀下逃出了一批人。他們皆是早早的得到消息,做好了準備。一見看到谷口的通道被封堵,便立刻四散而逃。
雖然最好走的一條道被封鎖,但其他道路也照樣存在,他們這些土生土長的地頭蛇遠比董裕麾下的軍隊要熟悉周圍地勢,很快便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