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嗎”韓岡淡然的一問,透出了一切盡在掌握中的自信,卻將內心的真實感受完全掩藏。享受著楊英崇拜的目光,他站起身,走到窗邊,遠眺兩里之外那一朵如夏花般絢爛的火焰,
“就不知傅勍什么時候到了……”
……………………
“前面轉過去就是凈慧庵!”
一聲興致勃勃的吼叫,伴隨著暴雨驟雨一般的蹄聲,響徹夏夜的街巷。一隊二十多人的騎兵,掠過猶有行人的街道,在街角卷起一陣狂風。
而隊伍中,劉希奭一手緊緊攥著馬韁,一手按著被風吹得要飛掉的官帽,在心底破口大罵:‘尼姑庵燒了關我屁事’
對于凈慧庵的災情,劉希奭該做的是回家睡覺,等明天起來后再打探消息。如果救火及時,那就當什么事都沒有,如果城中值守官員救火不及時,牽連民宅過多,傷亡太大,他就要將之上報給天子。可不論怎么會說,救火之事都跟他毫無瓜葛。
可方才傅勍一聽到潛火鋪鋪兵通報凈慧庵起火,就急叫起來:“這可是不妙了,燒死和尚沒什么,庵里的尼姑怎么能燒了”就轉過頭大著舌頭對劉希奭道,“劉官人,俺這就要去救火,不能奉陪!改天再請你喝……喝酒!”
傅勍雖是跟自己告辭,但劉希奭卻不能立刻點頭答應,必須先表示一下自己對災情的關心,然后再表明要同去救火的態度。下面,傅勍就要打包票說自己肯定能成功救災,不用勞煩劉走馬;劉希奭接下來再退讓一番,就算是將事做圓滿了,可以轉身回家睡覺——這就是官場上的慣常做法。
所以秦鳳路的走馬承受剛才便照規矩對傅勍道,“凈慧庵竟遭祝融之災,此非小事,本官還是與你同去。”
下面該輪到傅勍拍胸脯,可傅勍這位已經喝得醉醺醺的武官,卻渾然忘了官場上的慣例,哈哈的笑著,“劉走馬果然是豪杰!”
緊接著,不等劉希奭反應過來,傅勍便刷的一聲抽出腰刀,踩著馬鐙站直了身子。將刀高高舉起,高呼著:“兒郎們,跟本官一起殺過去!”
聽著莫名其妙的話,劉希奭大驚失色。但身邊悠閑的蹄聲已然一下轉急,一隊巡城甲騎就在傅勍的帶領下往凈慧庵趕去。
劉希奭勒馬不及,只能任憑坐騎夾在馬群中,跟著一起很興奮的在跑。他還聽見一只不知身在何處的夜梟,大概被馬蹄聲驚到,發出了一聲凄厲的尖號,在夜空中遠遠傳開。
那聲被驚擾后氣急敗壞的尖號,幾乎就是劉希奭的心聲。現在好了,被一起卷去凈慧庵,自己再也脫身不得。在火場前面不等火滅就離開,一旦傳揚出去,保不準就是一個臨陣脫逃的罪名。給李師中、竇舜卿兩人捅上去,天子豈能饒他!
劉希奭盯住前面得意得揮舞著腰刀的傅勍,心中發狠,‘等到明天,就調你去守城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