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到現在,實在困得受不了了,不過還是完成了承諾。第一更,求紅票,收藏。】
在渭源待了兩天,仔細確認了筑堡的地點,王韶又領著大隊回返古渭。
雖然從渭源到古渭的一路上,看到的都是羌人。但那些羌人,一看到王韶亮出來的棋牌,便是立刻閃到路邊,有的甚至跪下來叩拜,比漢人看到高官棋牌還要恭敬許多。
王中正看著王韶的威勢,眼熱不已:“左正言在蕃地果然積威深重。兩次大捷,倒把這些蕃人的桀驁不馴給打掉了。”
王韶卻是無甚喜色:“蕃人叩拜,不如漢兒一揖。這百多里地,漢人是實在太少了。要想穩定西番,必須加快屯田的速度。沒有數萬戶口,鎮不住這里的蕃人。縱使一次過砍個千百個首級,讓蕃人心驚膽寒,但過個幾十年,他們又會故態復萌。”
王韶說的一點不錯。自古渭到渭源這條沿著渭水河谷的道路上,除了熟羊寨這個算不上戰略要地的歇腳用的中繼點,設有宋人的軍寨外,其他地方皆是蕃人的土地。韓岡倒是想見著幾個漢人,但除了身邊的這些人,見到的都是把袖子脫了半邊的吐蕃人。
其實真正說起來,竇舜卿說三百里渭河沒有一頃宜墾荒地,其實也不算錯。河谷中的這些荒地,被吐蕃人占了幾百年,都可以說是他們的土地。王韶要在這些土地上屯田開墾,其實是違反了趙頊早前下過的不許奪占蕃人土地的旨意。但自古以來,古渭州就是漢人土地,真要論起土地歸屬,所有吐蕃人都沒地方站了。
而土地的所有權問題本質上就是跟實力有關。現今吐蕃人已不復在長安城三進三出的榮光,在古渭的勢力并不算強。區區一個青唐部又不敢跟官軍相爭,不及早占據渭水河谷移民屯田,等到吐蕃人中出個李元昊或是李繼遷一般的人物,那就是第二個西夏,又或是換作了黨項人過來吞了此地,那情況就更是糟糕了。
王中正也聽得心有戚戚焉:“左正言所言甚是。此亦是天子所擔心的。等回京之后,吾亦會向官家奏請及早在古渭招民屯田,以充實邊地。”
“如此,王韶先多謝都知御前贊言之德。”王韶在馬上對王中正拱手稱謝。
“不敢當。”王中正擺著手,“吾此是為國而言,左正言何談‘謝’字。”
王中正再次向王韶保證了他對河湟開邊的支持,也讓王韶更加堅定了將王中正請來監軍,作為聯系天子的助力。
一路再無他話,自清晨天色剛剛泛白之時就離開渭源,到了華燈初上時分,韓岡終于跟隨著王韶回到古渭寨。
高遵裕此時就在寨中,見到王韶等人回返,便登時出門相迎,而另一人也迎了出來——卻是納芝臨占部的族長張香兒。
張香兒最近精神狀況好了不少,不再頹喪,迎出來的時候臉上帶著真切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