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兵……”他從鼻子中冷哼一聲,“禹臧花麻未免也太小瞧人了!”
聽著王韶的意思,王君萬問道,“不用點烽火”
王韶搖頭:“用不著,派回的信使就足夠了!”
王韶的自信自有其底氣。現在他手中的兵力,就算不包括一千三百余蕃軍,以及兩千多民伕,再除去跟隨王舜臣留在星羅結部主城處、掃蕩殘兵的三個指揮,依然保持著兩千一百這個數目。雖然禹臧花麻帶來攻打渭源堡差不多有六千騎,可真要在城下硬拼起來,不一定能在王韶的兩千兵手上占下便宜,更別提還有蕃軍和民伕隨時可以補充上陣。
——無論是契丹還是黨項,又或是吐蕃,只要是跟大宋有過戰爭的異族,都明白一個道理:布下箭陣的宋軍陣列不能去沖,而守在城下的漢人更是不能去招惹。當漢人有城池可以依靠的時候,其戰斗力往往是打著滾往上翻,尤其是西軍,最擅長的就是倚城而戰。要不然,大宋開國以來,也不會在山區中不停的大興土木。
而王厚那邊憂心難解,緊皺著眉:“就怕王舜臣那里會有麻煩。”
王韶放心地很:“不用擔心他。以吐蕃人的攻城手段,星羅結城不是這么好打下來的。屯在城中的糧秣當還沒燒,城池打下來時也沒有大的損壞。王舜臣手上的三個指揮更都是精銳,才兩成不到的空額,足足有一千三百人啊……”
一個指揮正常的兵數當是在五百人,不過由于軍中普遍的吃空餉喝兵血的情況存在,足額滿編這四個字往往只存在于兵籍簿上。一般來說越是精銳,空額的比例就越少,王韶留給王舜臣的三個指揮都是精兵強將,空額就只有一成多一點。能強過這個數字的只有東京城中的龍衛神衛捧日天武這上四軍了。
就像自古渭寨今次出征的三千官軍,在編制上的數字是四千。而渭源堡,在王君萬上任后,堡中的駐軍得到了加強。按編制是三百兵,而實際上,也達到了兩百出頭。少掉的一百兵便是空額。這些幽靈士兵的俸祿,就給各級軍官們瓜分了。
只不過這個比例也只有常年與黨項和吐蕃交戰的西軍才能達到。論起兵員空額,關西的軍隊算是大宋百萬禁軍廂軍中最少的一路,一般都能保證實際編制的七成到八成。而最壞的情況,就是江南,能有五成就了不得了,而廣南兩路由于天高皇帝遠,實際兵力往往只能達到編制的三成。
這也是為什么從天子到王安石,再到蔡挺、張載,都想推行將兵法的緣故。聽說有兩千敵軍來襲,便點出四千兵馬去迎戰。從兵力上算是綽綽有余。可到了戰場上,卻發現只有兩千兵,再去掉其中不堪戰的,就只剩下一千出頭。這樣的笑話卻是根本讓人笑不出來。王舜臣手上是空額僅僅一成多的精銳,王韶相信他應該籍此能多守幾日。
“那西面的營壘會不會有問題”苗履以手加額,憂心忡忡的望著遠處的營寨,領軍駐扎在寨中的是苗授這位西路都巡檢,更是他的父親,“蕃軍可是有一多半在那里,民伕也有一千,家嚴手上才一個指揮……”
“授之豈會壓不住納芝臨占部的蕃人你這做兒子的難道不知道你父親有什么手段”
王韶同樣不擔心苗授。那座營壘從一開始,就是為了保護筑堡民伕而設立的,造得堅固異常,并沒有打絲毫折扣。而且其位置也是跟渭源堡一起,形成了最適合防守的犄角之勢。以眼下禹臧花麻的兵力,并不足以分兵同時攻打渭源堡和營壘。如果選擇一個主攻方向,那無論王韶還是苗授,都不會是保守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