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郭逵、王韶、韓絳、種諤等人對韓岡的重視,使得趙頊更加確認韓岡的才能。既然韓岡在天子心目中留下了熟悉兵事的形象,那他的觀點不可能不影響到天子的看法。
王安石事先也絕然沒想到,韓岡會如此旗幟鮮明的反對出兵羅兀,就算執掌河湟開邊,與橫山拓土有瑜亮之爭的王韶,也不會這般坦率直言。
這么想著,王安石感覺到韓岡的表現好像有些反常,
“韓岡,你可是不想去延州!”他突然問道。
被戳破了藏在心底的想法,韓岡在一瞬間有了那么一點動搖。但是他很快收拾起,把心防重新武裝,“為君分憂,不分天南地北,何處不可去但明知不可為而為,讓卒伍平白枉死,下官卻不敢相從!”
拿著冠冕堂皇的話為自己的私心做外衣,這樣的人和事,王安石看得多了。沒想韓岡本質上竟是這樣的性格,他有些不快說著:“那就是不想去了。”
要我去也可以,只要能滿足條件。韓岡道:“朝廷有命,下官自當領命而行,不會拒絕。不過下官有一點要事先報予相公。無論此戰是勝是敗,無論下官是否有功績,朝廷事后的封賞,都不要把下官的名字加上去。”
王安石驚訝了起來。韓岡不要可能會有的功勞,看似謙退,實際上卻等于是再說,若此事有何意外,不論什么罪名都不要栽在我頭上。
‘他當真認為羅兀守不住!’
韓岡當然能肯定羅兀守不住,所以才敢這么說。
自己的這個條件如果被王安石如實報上去,天子會怎么看韓岡無法確認。但這點其實并不重要。實際上,正如王安石所說,他只是不想去延州罷了。
因為不想去延州,所以韓岡才會大力反對出兵羅兀。他反對的理由,就是因為羅兀城下必敗。韓岡可以確定,至少有九成以上的可能,韓絳在橫山方向上這一輪的攻勢,將會鎩羽而歸。
這并不是因為糧秣問題——
奪下羅兀城后,只要守上半年就夠了。因為西夏人在橫山統治的脆弱性,甚至等不了半年的時間。羅兀城一旦能穩定的在橫山深處留上半年,西夏人在橫山地區的統治權其實就可以廢掉了。沒有了西賊的威脅,安全的糧道,運輸起來就很方便了。
但韓岡無法說出這一點。他總不能說,在他所記得的歷史中,西夏安安穩穩延續到了蒙古入侵。而眼下的情況,如果橫山失卻,西夏覆亡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