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自從決定從商之后,便跟章惇拉上了關系。雖然韓岡曾經說過有事可以去秦州找他幫忙,不過遠在秦州邊境的韓玉昆,怎么能比得上京城中宰相心腹的章子厚,而且要做買賣,在京中也比秦州更能大張手腳,投靠誰對路明來說當然不是問題。
路明只是沒有讀書的本事,但他膽大心細,見識甚廣,又善于探聽消息,所以雖然他在商人中還算是新人,人脈也還沒有建立起來,但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跑了三趟京城之后,就已經有了點身家,不復當日的寒酸。而且要不是京城中大行會坐地分贓,身為行首的豪商們把持了販賣的渠道,路明現在當已是腰纏萬貫了。
章惇沒等多久,路明便裝束整齊的來到了他的書房。行過禮,路明坐下來便問道:“檢正喚在下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韓玉昆今天入京了,不知明德是否已經知曉”
路明點著頭:“在下已經知道了。事情還真是巧,方才韓玉昆的伴當李小六來送名刺,在下正好見到。還讓他帶了話回去。”他笑了一聲“本還準備明年開春后,去古渭拜訪一下韓玉昆,沒想到今次就已經上京來了。”
“既然明德已經知道,就不必我多說了。明天就請明德你去見一見韓玉昆,說我在樊樓定下位子,好好聚上一下。”章惇想了一想,“順便把教坊司的周小娘子請來,最近她的名氣可是越來越大了,中書里面都有人提過她。”
路明猶豫了一下,道:“他事檢正盡管放心,路明必然辦得妥當。只是教坊司的周南,還請檢正不要請她來獻藝。”
章惇心中生疑:“這是為何”
“周南對韓玉昆一往情深,她嚇走高密侯的匕首還是韓岡當日所贈,的確是教坊中難得的貞烈女子。若是僅僅如此,她日后能歸于韓玉昆,也算是一樁美事。可是如今二大王正傾心于周南……”
“雍王!”
“正是雍王!”路明點頭,“只是化了名字,但市井中已經流傳開來。韓玉昆年紀輕輕便已經立下了這么多的功勞,前途不可限量,若是因為一個妓女就惡了雍王,毀了前程,就實在太可惜了。”
路明棄儒從商,換作是普通的士大夫,肯定是鄙視加疏遠。不過章惇并不在意這些。他是福建人,家鄉山多地少,工商之人不比農民更受人歧視。倒是北方出身的士大夫,慣于土里刨食,都看福建人、乃至整個南方的士人不順眼,國初時有南人不為相的說法,而司馬光也說過‘閩人狡險,楚人輕易’,地域之間的歧視可見一斑。
章惇對路明的態度則很明確,‘即便是雞鳴狗盜之輩,也還是可以一用。’
不同于王安石的觀點,認為孟嘗君只重雞鳴狗盜、因而國士不至,治國要找的是那種得一即可‘南面而制秦’的賢才。章惇一直都是抱著物盡其用的原則,只要有一點長處,總有用得上的時候或地方。
路明雖然無甚才學,但做生意還是有點水平,而包打聽的本事,則更是讓人惋惜他為什么不是皇城司中的成員。今夜的表現,也更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