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頊放棄了拿取新的奏章,道:“……讓他進來。”
高太后身邊的親信內侍陳衍聞聲便進了殿中。
等陳衍行過禮后,趙頊便問道:“太后有何吩咐”
“太后請官家不要太過操勞,保重御體。另外,若是官家有閑,還請至保慈宮一行。”
陳衍的轉述,當不是自己母親的原話,天下重孝,母親對兒子也用不著說請,再生疏也是一樣。
趙頊的確是與他的生母有些疏離,反倒是跟他的名義上的祖母感情不差。當初過繼來的英宗皇帝為了追贈生父濮王,而跟要維護仁宗地位的曹太皇針鋒相對,朝堂上分裂成兩派互相攻擊,幾乎鬧到要廢立天子的地步。那時就是時任穎王的趙頊到曹太皇面前晨昏定省,彌合兩邊的關系。
而趙頊登基后,曾經有一次身穿金甲,跑到曹太皇那里,問自己穿這套甲胄好不好。只看他去問太皇太后,而不是到自己母親那里去展示,就可見趙頊心中的親疏關系。
不過一點疏離感,并沒有影響到趙頊對母親的孝心。隨即放下手上國事,由陳衍、王中正一起陪同,前往高太后所居的保慈宮。
不同于趙頊理事的崇政殿的老舊,去年剛剛修起的保慈宮,無論外墻內壁,上瓦下梁,皆是簇新光鮮。趙頊自登基以來,只為曹太皇、高太后兩人分別修造了慶壽宮和保慈宮,而自奉甚簡,并沒有整修自己所使用的宮室。
進了殿中,趙頊就看見他的二弟趙顥,陪在自己的母親身邊。兄弟兩人相貌有五六分相似,都可算是俊秀。就是趙頊稍顯瘦弱,而趙顥則是身體強健了的一點。而兩兄弟在輪廓和五官上,也都能看到高太后的影子。
對高太后行過禮,趙頊起身問道:“娘娘,喚臣過來,可有甚事”
對兒子,高太后沒必要繞著圈子說話,就是算兒子是皇帝也一樣。“聽說最近外面有些傳言涉及天家,是不是有此事”
趙頊有些不快的瞥了趙顥一眼,‘已經告了狀了嗎’
隨即點了點頭,“是有此事。不過是市井謠言而已,日久自散。”
高太后不讓兒子這么容易脫身:“聽說已有人。王安石多用新進,禍亂朝綱。想那韓岡考中進士才三幾年,才做官沒多久,僅僅是個選人,便沉溺女色之中,還鬧得京城內外亂起。”
高太后說得幾乎沒一句對,趙頊也知道,宮中的傳言要有三分準頭就了不得了。但她對韓岡的不滿卻清楚明白的傳遞出來。
趙頊對韓岡本就覺得有些虧欠,又看重他的才能,卻是要保著他:“韓岡實有大功于國,周南節烈也甚得人敬,如今并非二人之過,難以論罪。士論也盡數偏向兩人,若是將之懲辦,反而會傷了二哥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