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乙埋對他也沒有多余話說,隨手點起幾名將領,讓他們跟著都羅馬尾。西夏國相下命令的口氣冷硬,微瞇的雙眼也危險的瞪著都羅馬尾和幾個被點起的將領,不容他們拒絕。
北方忽然的號角聲吸引了城頭上韓岡的注意力。把視線從南面的激戰中轉移過來,卻見一群黨項騎兵開始向羅兀城撲來,卷起了一片塵浪。而在騎兵之后,還有黑壓壓一群被掩蓋在塵土中的隊伍,數千上萬,看他們的方向,也是向羅兀城而來。
“來了!”韓岡一聲壓抑著興奮的低喝,讓身邊的種樸得意的笑起,連帶著引起了一群將官的笑意。
這個局面,正是他們想看到的。
黨項兵多,不過狹小的戰場局限了他們投放兵力的數量。如今宋人刻意將戰場兩分,梁乙埋當然會乘勢投入更多的兵力——但也正順了韓岡他們的心意。
那隊多達千匹的敵騎當先奔馳而來,快速的沖到城下,向城頭馳射出一片箭雨之后,轉而就又飛馳而去。在過程中,來自旗幟林立的城頭上,去只有零零星星的箭矢反擊。
守城宋軍這種虛弱的反應,與城頭上多如牛毛的旗幟截然相反,落在都羅馬尾眼里,便是讓他精神一震。
他這段時間以來,與宋軍已經交戰多次,知道一開始在種諤手上有兩萬多兵力,但后來種諤卻是率軍離開羅兀。究竟走了多少,都羅馬尾不知道,只能靠猜測。但現在看來,種諤當是帶走了大部分的兵力,眼下城中的守軍不會超過兩千,加上出戰的六千人,當只有千的樣子。
他帶出來的一萬余兵是以步跋子為主力,抬著云梯,推著過濠河的橋車。若是城中守軍只有兩千左右,都羅馬尾卻是有自信能擊破這樣空虛的城池,而不僅僅是擾亂高永能的軍心。
隨著西夏的步軍接近,張玉開始發號施令,羅兀城的城頭上,一件件的擺出了守城的用具。
檑木、滾石、油鍋、狼牙拍,應有盡有,六張巨型的三弓床弩也一起被擺上了迎面的城頭。并排著的三條六七尺長的巨型弓臂,前面兩條弓臂正裝,而最后的一條則是反裝,反曲弓式樣的弓臂相對放置,看起來就像個葫蘆。
這是俗稱八牛弩的重型兵器,也是羅兀城中威力最為強悍的一件武器。攻城時,能把長槍一般的專用箭矢,深深的射到城墻墻體中,作為士兵攀城而上的落腳點。而在守城時,又能一擊射穿敵軍陣列,像串糖葫蘆般,連著串上七八人方才會力道用盡。
其弓力之強,號稱需用八頭牛才能將之上弦。雖然這是過于夸大,但也的確是需要二三十名身強力壯的大漢一起轉動著絞盤,才能把用馬尾、絲線和細麻混合絞成的拇指粗細的弩弦搭在牙發上。發射時,也不是像腰開弩、厥張弩還有神臂弓那等單人弩一樣用手指扣動扳機,卻是得用一柄木錘,把扣住弩弦的牙發用力敲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