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走了,有人為禹臧花麻的決定而感到不安,“花麻,你真的要……”
“說說而已!又不是真做。”禹臧花麻背信棄義的回答,毫無半點愧色。
到了第二天,預定的時間已經過了,可木征并沒有強渡洮水,而禹臧花麻自是從一開始就沒有半點南下的意思,兩邊的戰線依然靜悄悄。
“木征為什么不來”禹臧花麻疑惑的問著,全然沒想到自己也是選擇了觀望。
他的疑問,在半日后被新的消息所解釋。瞎吳叱被擒、結吳叱臘被殺,兩千精騎被打得灰飛煙滅。
‘原來如此!’禹臧花麻似是看破了宋人的用心,
他厲聲叫囂著:“我們要跟王韶耗下去!……看宋人如何能整修得起臨洮這座破城!”
……………………
木征和禹臧花麻久無動靜,王韶和高遵裕皆知他們多半已經是看破了己方的計策。
“看來禹臧花麻不肯上當啊……還真是白費功夫!”高遵裕的話音有些自嘲,又隱隱多了幾分難以掩飾的怨氣,“不比韓玉昆,在渭源守株待兔,卻當真有兔子一頭撞上來。”
這本是高遵裕提出的計策,王韶并沒有反對。盡管在他看來騙到人的可能性不大,不過在城中悶守,還不如讓下面的士卒活動活動筋骨。
現在計劃果然沒能成功,高遵裕很有些失望的樣子,可對王韶來說,卻是能成最好,成不了為無所謂,就當練練腳力好了。
高遵裕很掛不住臉。他讓下面的幾千將士來來回回白跑了好幾個圈子,卻是連點苦勞都沒能給人掙下,下面的赤佬們哪會有好話說他在軍中也有耳目。近日聽說渭源屢屢見功,臨洮城的將校士卒本都有些心浮氣躁,現在因為自己讓他們白跑了腿,私下里的怪話讓高遵裕聽了之后,得用力捏著虎口,才能把心頭的怒氣給壓下去。
想出這個計劃的人其實并不是高遵裕,而是他八桿子打不著的一個遠親,人稱高學究,是個考不上進士和明經的村學究。聽說了高遵裕到了秦鳳,便跑來求個出身。高遵裕可憐他,才讓他入幕中做了賓客。但他在幕中凡事都是眼高手低,好不容易出個主意,竟也是無用功。
對于讓自己在麾下軍中的丟了大臉的高學究,高遵裕此時分外的不待見他,直接吩咐親兵,讓他把高學究領去下面軍中,還傳話道:“多出巡幾次,當能建功立業。”
高遵裕的滿腔邪火,王韶看著神色淡然。他的這個副手在軍中丟點臉,對他并不是壞事。不過見著高遵裕怒意難遏,還是出言安撫:“公綽少安毋躁,眼下的情況,禹臧花麻也坐不久了。”
高遵裕皺著眉反問:“……怎么說”
“禹臧花麻出兵,他的軍糧供給當是大半由武勝軍這里的蕃部提供。可眼下少了瞎吳叱,武勝軍這里又有幾家蕃部會對投靠了黨項的禹臧家服氣的”
王韶不愧知人善任的名聲,一眼看破了武勝軍未來的走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