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這些事都不是該通判管轄。通判是知州的副手,副署公文,監察州中公事。但現在王韶和高遵裕都被積雪堵在鳥鼠山對面,鞏州與熙州的交通線還是沒能打通,韓岡也只能先一個人挑起州中的政事——另外還有熙河經略司的,他這個機宜文字也是一堆事要他處置。
同樣因為大雪封山的關系,鞏州與東面秦州的交通也中斷了。雖說也不是不能聯絡,但前日派了驛馬出去,到現在也不清楚到底到底有沒有抵達秦州。幸好秦州那邊幾乎在同時派出了信使,已經到了韓岡的面前。
韓岡手腳麻利的處理好了所有的公事,正打算回家,匠作營遣人來報,前日韓岡讓他們制作的雪橇車現在打造好了,等著韓岡去驗收。
聽到此事,韓岡就在想著,是不是送點酒水去熙州,也正好可以展示他的力學原理是如何用于實際。
……………………
王厚是第二次詣闕了,但他進宮面圣卻不止兩次。就是剛到京城的第二天,天子就召見了他,而今天,大內又傳話出來,把王厚叫進了宮中。
想想韓岡都成了正八品的太子中允,正兒八經能上殿參加朝會的朝官,竟然都沒有見過天子一次,王厚便覺得,世事每每出人意表,當真是難以預料。
前些天,王厚抵達京城的時候,正值韓岡被推到了風尖浪口之上。王厚在驛館中聽到的,多少人都在議論韓岡。
熙河路的官員升官實在太快了。王韶是正牌子進士,高遵裕是太后的叔叔,可能是因為他們兩人都沒有多少攻擊的余地,所以入官才兩年就升任朝官的韓岡,便成了眾矢之的。
年紀姑且不論,入官兩載,便能上殿參加朝會。也只有開國之初,才會有這樣的例子。即便是三十五歲就進政事堂的韓琦,他升任朝官的速度,也決沒有韓岡這般迅快。
進用如此之速,嫉妒韓岡的人自然絕不會少。
他們不會去提韓岡立下的功勞,將他的歷歷功績放在一邊,說韓岡是黨附權臣的一個幸進之輩。幸好韓岡沒有入官面圣過,否則阿諛天子的罪名少不了。
倒是剛剛做了崇政殿說書的王家大衙內為人仗義,前日在樊樓赴宴的時候,明明白白對外面說,只要有哪個選人敢自稱有韓岡一半的功勞,他當即回家向王相公推薦,薦他入朝為官。
誹謗韓岡的謠言就這么消失了,而他立下的累累功績也開始在京中傳遞。
韓岡跟王家二衙內有些交情,這是王厚知道的。而王家大衙內,一向心高氣傲,又是跟文彥博、司馬光一般的早慧,能出頭幫韓岡說話,當真是難得。想來多半是得了王安石的授意。
韓岡升為朝官,而王厚并沒有轉官。但他的本官也是一升再升,進用之速,也算是少有了。不過王厚并不打算繼續作文官,準備著轉成武資。做文官雖然安穩,但王厚有足夠的自知之明,他在文事上沒有多少前途。父親王韶的才學他連一半都沒學到,而韓岡在經義大道的見識,王厚也只有仰頭觀望的份。
如果考不上進士,又想在官場上高歌猛進,算起來還是轉為武官的好。河湟周圍,還有許多地方可以去開拓。王韶立威于此,自是能遺澤后世,日后當也有他王厚立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