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守在在黃榜下捉女婿的,那都是些沒有門路的商人而已。若是手眼通天,禮部試合格名單送到宮中的當天夜里,就能派人去守到心儀人選的落腳地,第二天人一出門,就能給捉將回來。
如果今科得中,以韓岡的名望,不同于沒有背景的貢生,關注得人絕對不少,基本上明天入夜前后就會有消息傳出來。而韓岡的身份,足以讓他在第一時間了解到今次考試的成績,最多也只會比天子遲上一兩個時辰而已。
王韶也是點頭,“那就等明天了。”
第二天,又開始下起了雨。
一個月來,國子監的大門,還是第一次不是在考試時間開放。一名內侍在一隊班直的護衛下,倏進倏出,匆匆離開國子監。
……………………
朝堂上最近并沒有什么大事,趙頊的耳根子也難得的清凈了一些。
科舉是三年才得一次的大典,牽動著天下士子的心。在這件事面前,什么都要放一邊,聰明的人都會選擇換個時間鬧事。
趙頊正等著,今年的考生有名氣的不多,比不上去年,更別說與群英薈萃的慶歷二年和嘉佑二年相比。王安石、王珪、韓絳,皆是慶歷二年及第。呂惠卿、曾布,都是在嘉佑二年博了個進士出身。
想來想去,能讓趙頊看高一眼的也只有韓岡一人而已。
韓岡的才智,趙頊當然相信,若是他能在家苦讀三年,一榜進士不足慮。只是他這三年來,為國事兢兢業業、出生入死。學問都耽擱了,現在來考進士,就不知會有幾分成算。
要是韓岡能有寫出些像樣的文章,編成幾卷文集,直接賜個進士出身,甚至進士及第也不是不可以。就如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那樣,五十卷的文集一獻,趙頊直接就給了他一個進士出身。
可惜韓岡現在不論是文名還是著作,都還是欠奉。以他的年紀,當然也不可能會有。唯一可以讓韓岡拿到,就是在插手如今。但科舉是朝廷安穩的基石,趙頊就算再看重韓岡,也不會在禮部試上動手腳。如果不能通過禮部試的考核,趙頊想給韓岡賜進士頭銜,也得再等上幾年。
‘唉,這就要看他的運數了。’
殿外的閣門使進來稟報,說派去貢院的人已經回來了。
“來了”在崇政殿中,終于等到了消息,趙頊精神一振,“快點讓他進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