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事情過后,大哥、二哥出門見了韓岡回來,說起韓玉昆,依然還是一團和氣。王旖記得,韓岡當初曾經對自己親口許諾,不會因為公事上的紛爭,而壞了私誼。至少在現在,他還是信守了諾言。
但日后呢……王旖不敢去想,卻又不能不去想。
“來了,來了!”王安國的夫人,慌急慌忙的走了進來。
“娘……”王旖轉過身來,珠淚顆顆不由自主的從臉頰上滑下,抓著母親的衣襟,“孩兒不要出嫁!”
吳氏一直都盼著女兒早點嫁出去,但現在看著二女兒,眼中也不禁下留淚來。捧起女兒的臉,用手巾擦著淚水:“癡兒,哪有這般說的。今日之后,就是韓家的人了。到了夫家后,要好生遵從婦德,悉心侍奉舅姑……”
吳氏絮絮叨叨再一次囑咐著女兒。滴滴答的鼓樂聲中,韓岡騎著高頭大馬已經到了近前。久在軍中,騎在馬上的氣勢非是等閑。背挺肩張,再加上莊嚴的禮服,讓人看著就三分敬意。
王安石作為女方家長,在大門前相迎。亦是如韓岡一般,穿著最為莊重的朝服,上黑下黃的玄纁,與陪著天子祭天時,還有正旦大朝會這樣的大典禮一樣的裝束
若是按照如今的風俗。新郎上門迎接新娘,岳家要用兩只椅背靠著,上面放上馬鞍,讓女婿騎上去飲了酒或是做了詩才給下來。不過這等俗禮,也不會在王安石嫁女兒時出現。
依照官中禮節,韓岡和王安石,一向東、一向西,互相對拜過后。王安石正要引著韓岡入內,這時,李舜舉帶著天子的詔書,還有捧著禮物的一眾小黃門到了相府的門前。
韓岡與王安石對視一眼,都是感到驚訝無比,而周圍觀禮的賓客中更是低低的響起一片喧嘩。
天子直接具禮饋贈新人,情況其實很少有。除了宗室娶親,地位夠得上的官員,基本上是續弦,讓天子不便為此賜物。就像范仲淹,他為族人設立義莊,寡婦再嫁,義莊出錢資助,而鰥夫續娶,就什么也沒有。韓岡的官位有些勉強,但趙頊卻還是下了詔,這一方面是給宰相面子,另一方面也是韓岡正得圣眷的緣故。
天子下詔賜物,乃是聊表寸心。詔書上的一番話說得四六駢儷,但總體上的意思還是祝兩位新人百年好合,白頭偕老。
李舜舉念完詔書,韓岡上前一步獨自拜謝。
一相,一參,為了韓岡的婚事而奔走。加上天子的參與,新科進士中從無這般榮耀。
【白天有事出去了,還望各位書友見諒。另外多謝三水的指正。前面要趕著發文,都沒有好好校對過。字句上的錯漏有不少,還請各位書友諒解。順便推薦一下三水的作品九霄天帝,如果能不斷更就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