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軒并不奇怪劉源等人的驚訝,畢竟此等協議一般只出現在南方的果園中。隔了幾千里,西北的軍漢如何能知道韓岡了解得如此之深,直接指示讓他們依照來定,已經讓成軒等人驚訝不已,后來想想,應該是馮從義向他解釋的緣故——盡管馮從義本人不承認。
這份合同,劉源再滿意不過,再討價還價,就顯得他們沒有誠意了。戰場上廝殺的漢子,沒有多廢話,直接拍了板。各家各戶驗過了田畝面積,在合同上畫押按了手印。
與廣銳軍將校聚居的承恩村簽訂下協議,下面還有幾十個村寨,不過都可以讓自家的伙計去處理。有承恩村作為榜樣,不必他們這些掌柜、東家再跑腿了。接下來,應該是簽了約后的宴會,劉源也的確讓人去殺羊沽酒做準備來請客。
只是馮從義看看天色,回頭道:“此時天光尚好,先去看看家里的莊上看看紡紗作坊,回來再來赴劉保正的宴也不遲。”
“如此甚好。”
成軒等人忙不迭的點頭,他們早就盼著能去韓家的紡紗作坊一看究竟了。
離著隴西城二十里,在渭水南岸兩里處的一處高地上,有著一座高墻環繞的莊子。這座莊子全屬于韓家所有,里面的都是投靠了韓岡的莊客,多是在陣中傷殘的士卒,離開了軍隊后,被韓岡收留。不過真要廝殺起來,四肢健全的普通人也很少能勝過他們。而棉紗作坊,就在韓家莊的內部。
去年的棉桃早已處理完畢,今年的還沒有收獲,韓家的紡紗作坊已經結束了工作,關著大門。由于事先已經得到通知,作為莊頭的一名老兵見著馮從義帶人來,不待吩咐,便讓人將工坊給打開。
工坊中,到處都能看到‘嚴禁煙火’四個大字,四個字上面都附著一個圖案,紅色的火苗上畫了一個黑色的叉。不管識字還是不識字,都能知道織造工坊中有何禁令了。
西北地多,這座工坊占地也廣,兩間廠房,兩間庫房,還有一件管事居住的小院,各自離得甚遠。工坊內的水井有三眼,盛水的大缸擺得到處都是,對于防火,做到了極處。
不過沒人在意這里的布置,廠房內的東西,才是成軒他們今次所在意的。
瞅著黃土壘起的廠房,劉廣漢問著:“十六錠的紡紗機可就在里面”
“當然。”馮從義點頭笑道,讓莊頭去開門,“幾位兄長既然已經同意共襄盛舉,自然不會有半點隱瞞和藏匿。”
廠房大門打開,馮從義手一伸,“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