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曰晨起,新帝趙煦領百官,朝見太上皇和太上皇后。
等到各項典禮結束,兩府宰執匯聚在崇政殿的東閣,等待皇后到來。
得到了對昨夜的宮中異動的通報,宰輔們都提高了警惕。
只要能穩定宮禁,區區官職,宰輔們沒有一個會吝嗇,蔡確很痛快的點頭,“王中正可以升留后。河西節度或隴右節度。”
“就河西吧。”韓絳拍板,“河西節度留后。”
王中正的事定下來后,很快就被放在了一邊,宮中的班直侍衛,以及入內內侍省的幾個重要的職位,則必須盡快加以調整。
宮中光靠王中正一人是不夠的,但有名望有能力的大貂珰,向皇后手中很少。她身邊的那些人,就是有能力,也缺了在外面積累的資歷。短時間內,安排不到高位上。
“皇后身邊得用的就一個馮世寧,其他都不行。”
“馮世寧的資歷也淺。”章惇提議:“可以調回李憲和李祥。具體差事,請太上皇后安排。”
李憲的名字,諸宰輔都知道。可李祥的名字,聽過的人不多。
“甘涼路走馬承受在熙河路做過的”薛向想了起來,又看了看韓岡。
韓岡搖搖頭。他跟李祥沒有接觸。那是在他離開熙河之后,才前去就任的。但李祥跟韓岡的老父韓千六關系甚佳,每到節慶都會派人登門問候。
“熙寧八年才調去的。”章惇幫韓岡解釋了一句。
“先調回來再說。”韓絳,“程昉呢”曾布問道。
“不行。”韓絳和曾布同時否定。
程昉與李憲、李祥不同,他是修水利出身,得罪的士大夫太多。而李憲、李祥,包括王中正,都是從邊功晉身,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自己的提議,同時被兩名宰相否定,曾布臉色有些不好看,瞅瞅韓岡,轉開話題問道:“玉昆,你的火器局怎么樣了真的有用。”
“當然沒問題。不論是水還是火藥,氣化后,都會膨脹千倍以上,這就鞭炮能爆開外面的紙殼,鍋燒開之后,能頂開蓋子的原因。”
“玉昆,這不是上課。”章惇笑著阻止。
“好吧。”韓岡知道,他們需要的不是這樣的回答,“韓岡所設計的新式火器,威力遠在霹靂砲之上,屬于軍國重器。必須嚴加管理,以防泄密。”
“一個指揮夠不夠”
韓岡點點頭:“足夠了。”
也許在韓絳他們看來,只是為了穩定皇宮的手段。但在韓岡眼里,這在軍事上,是舊時代的終結,和新時代的開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