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的攻擊失敗了。那是馬秦人在地上挖了陷阱。雪并不厚,可足以掩蓋地面上的坑洞。但這一回攻擊又失敗了,似乎是被投石車給砸暈了腦袋,又是退了下來。
不過那些由烏古斯蠻子,以及康里和基馬克人所組成的軍隊,傷亡多少都不放在喀什葛里的心中。只要古拉姆和伊克塔兩軍無事就好。
有著沉重堅實的鎧甲,就能擋得住宋人的弓弩,有著同樣沉重結實的鐵錘,便能敲開宋人身上的盔甲。
兩個千人隊的古拉姆近衛,還有近九千名伊克塔騎兵,足以將宋人和回鶻人一起送去為異教徒準備的火獄。
喀什葛里放下千里鏡,接連派出了十幾個傳令兵,讓他們分赴各處。他現在越來越喜歡這件戰利品,能讓他更好的掌控戰局。等下次有機會,可以再試一試飛船,不過,飛船氣囊上,他只會讓新月照耀四方。
不過眼下,要開始行動了。
……………………
尚未正面交戰,便解決了黑汗人第一波的攻擊。
可那只是試探。只從裝束上就能看得出來。連甲胄都沒多少的輕騎兵,在戰場上,只有搔擾的作用,面對堅實的軍陣,只會崩掉他們的牙齒。
王舜臣正緊盯著對面主帥的反應。
黑汗的輕騎兵正在試圖攻擊東西兩門的營壘。他們在試探過后,發現通向營壘的道路上并沒有陷阱。不過很快就被霹靂砲投出石子給驅散了,百多人受傷。只有正面一條路,霹靂砲瞄準之后,都不用怎么調整。
但正面名為古拉姆的具裝甲騎并沒有繼續前進。在軍陣前方一百四五十步的地方停了下來。
王舜臣重重的怒哼了一聲。
那是重騎兵最佳的沖刺距離。遠了,馬力下降,速度減慢。近了,又來不及將速度提到最高,陣型也不及調整,還會受到弓箭的搔擾。這只會是多年上陣才有的經驗。果然是難得的精銳。
從裝束上看,對面的三萬多人中,有三分之一能是精銳。
按王舜臣打聽來的說法,一名古拉姆,一名伊克塔,都是重騎兵。
全數制式裝備,戰甲整齊劃一的是黑汗可汗的古拉姆親衛隊,而剩下的鐵甲騎兵,甲胄的式樣各不相同。顯然是從各個部族征募來的伊克塔騎兵。也許戰力上有所參差,戰馬也是有的有甲,有的無甲,但都是重騎兵。
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撐場面的,跟自己麾下的回鶻軍差不多,或許還不如。
但那一萬重騎兵,就已經很不得了了。在過去,就是大宋一時間都拿不出來幾千上萬的重騎兵——哪里有那么多好馬能載得動幾百斤的鐵甲和人,那樣的駿馬只有西域才有。只有滅了西夏,打開了西域通道,軍中的好馬才漸漸的多起來。王舜臣麾下的幾千帶甲騎兵,現在也才會都是身高腿長的西域良駒。
也就是說,只要擊敗了這一萬重騎兵,剩下的事就好解決了。
兵是精兵,就要看對方主帥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