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之留步。(看最新章節請到:文學樓)”
“太師慢行。”
呂嘉問立于階下,目送文彥博登車遠去。
這是文彥博第二次登門造訪,目的還是為了他曾孫的下落。
文煌仕到底去了哪里,別人不知道,呂嘉問又如何不知早就連骨灰都不存在了,
而他今天與文彥博一番對談,從言辭中,呂嘉問發現,文煌仕的死訊,文彥博怕是也已經確認了。
只是問題就來了,到底是誰殺了文煌仕他們殺文煌仕又是為了何事
文彥博不會不去想這兩個問題,而這兩個問題,只要深入思考下去,都堂、呂嘉問都脫不開干系。
文彥博會否為子孫報仇雪恨如果他有那個能力,相信一定會的。即使沒有文煌仕的事,如果文彥博能夠掌權秉政,他所敵視的都堂,尤其是韓岡、章惇兩位宰相,哪一個都不會有好結果。
呂嘉問往院中走,回憶著方才以及前兩天前的交流,試圖確認其中有沒有會暴露太多信息的內容。
他本不當理會文彥博。呂嘉問想。
狐貍若是活到他這個年紀,已經可以成精了。
文彥博的年紀,即使他沒有一個官身,也足以博得大眾的尊重了≡≦,。何況他還是一個宰相。
只是文彥博沒有享受到他的年齡給他帶來的巨大好處,反而多了許多流言蜚語。
比如采戰之法,比如精怪化人,比如千年獾精。
最后一條,就是傳說文彥博是千年獾精投胎。
這個消息傳出來時,呂嘉問聽說,老頭兒被氣了個倒仰,緩過氣來后就大罵道,就算是千年精怪,那獾精也該是王安石才對。
世間傳言,王安石出生時,家人曾見一狗獾竄入產房后了無蹤跡,故而王安石小名便被起做獾郎。故事真偽難知,但王安石小字獾郎卻是千真萬確。
真要說起來,千年獾精的名號,的確是王安石比文彥博更加合適。
但誰讓文彥博如今不得勢呢
他幼時灌水取球的故事,傳到如今,已經變成了文母產房待產,其時文家院中有巨樹,樹下有洞,獾入洞中,文家家人在院中灌水入洞捕獾,獾從洞中出,竄入產房中,文彥博由此而誕。
這等于是將文彥博灌水取球的故事,與王安石乳名的由來糅合在了一起。
民間傳說也多半如此,二郎神的故事,紫姑神的故事,碧霞元君的故事,都是許多傳說糅合一處,甚至彼此的事跡相互借鑒。
仁宗年間名揚荊湖的何仙姑,能知生死、斷休咎,逆知禍福,多有士人造訪,甚至知州滕宗諒也曾拜訪過他。
歐陽修曾說何仙姑晚年羸瘦,面皮皴黑,第一衰媼,其死后,衡州奏云,‘仙姑死矣,都無神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