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南也是被勾起思緒,學著老道士不言姓名同魏老俠客低目說起那個面跪長安的男子。
期間魏老俠一言不發,只顧喝酒。等到徐江南說完,這才一口飲盡,心里恍然,這娃娃竟然是那個徐暄的種。
魏老俠客作為江湖中人,對徐暄的名號也有過另類接觸。當今圣上初登龍椅,第一招便是殺雞儆猴,而那刀子就是徐暄,馬踏江湖,幾乎所有武林世家逛了個遍,稍有不服的一律馬踩中門,從此除名。更有甚者,騎馬一躍而上青城山,兵馬三千直指三清大殿,猖狂至極,直到青城山趙掌教雙手送上道門文牒,這才大笑離去。西周過后,且不說青城山作為江湖門楣,青城山下文侯落轎,武將下馬幾乎是約定俗成的規矩。徐暄此番做法自然引起無數江湖中人的忿怒。只是魏老俠作為散修劍客,無親無故,這事作為談資聽了便過去了,生不起太多的情緒。
魏老俠客突然笑道“可娃娃你這得什么時候才能九品不惑半百年歲還是一甲子。”
徐江南搖頭苦笑道“可能一輩子都不到老爺爺這樣的地步了,只是怕自己一甲子后又后悔,到頭來罵自己混賬。”
魏老俠客聽了之后,無端點了點頭,有些欣賞起來徐江南的自知之明。若是起先就眼高手低,估摸著也沒大出息,就那副混吃等死的模樣了。
魏老俠客想了想,還是伸手從懷里摸了本古樸書卷出來,遞給徐江南。
徐江南疑惑接過,只覺得這書卷秘籍在哪見過。正想著翻閱一下。
魏老俠客裝扮像個憨厚農夫,心思確實玲瓏,未等徐江南發問,已然指著書實話解惑道“娃娃別想了,這卷秘籍就是上次東方老鬼帶過來給爺爺的,上面是位偶入知命境界的劍法大家習劍心得。那老鬼也是舍得,想當年爺爺在八品停滯,一朝頓悟九品不惑,本想著與知命無緣,要不是此本書卷,不然就爺爺這秉性,管你是哪個世家子弟,會正眼瞧你”
徐江南也是知道此卷心得的重要性。劍道劍道,劍是劍法,道便是道行了,劍法修身,道行修心。沉淫劍法數十年的小宗師提劍殺人那不是信手拈來要一日千里還得看一個悟字,這便是天下間為何八品小宗師入過江之鯽,大宗師卻寥寥可數的道理所在。只是不知道為什么老道士會在自己身上下這么大的功夫。
徐江南起身朝魏老俠客躬身,心生感激道“謝過老前輩了。”
魏老俠客擺擺手,卻受之無愧。
屋外木墩處黑蟻成群,天色欲變,風聲漸起,可惜獨愛黃酒的瘸腿老許看不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