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騏驥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沒有朝禮部施壓,任由這個廟堂不老松站在前列,免得到時候樹大招風。受人詬病。他也聽說這周尚書老而得子,年幼時分更是有幾分機警的傳聞,后來更是抓住了圣人的空子,在一次清談上給數位朝堂大員下了套,再后來莫名其妙不見身影,某次寒暄的時候,問過這個老狐貍,周東年也是樂呵呵回應說,犬子頑劣,讓他去民間見識見識,隨后閉嘴不再多言。
遠處鐘聲響起,卯時已到,金吾衛將宮門緩緩開啟,納蘭天下率先起步,越過恢弘的朝安門,再由側門步入金殿。
中門的白玉階一般是不開的,不過納蘭天下也是有幸走過一次,便是當年的科考皇論,他一人連中五元,去往殿試的時候便是走的中門,就像寒門往天際的道路一般,一共九百九十九層白玉階,再后來的士子也是有此經歷,只是再也沒有出過第二個納蘭天下。
由側門入金殿也是要行上好些時候,才能見到粗壯紅木支撐下的的金殿,綠檐碧窗,琉璃金瓦,等走到金殿門前的時候,第一縷金色照耀之下,更是氣派雄壯,威嚴華美。
也不知有多少士子,所有意氣風發就是為了一睹這一剎那的風采。
而金殿門口有一石碑,有百丈之高,相傳是昆侖山上的圣石,一場雪崩災害才從天山昆侖上滑落下來,流落人間,而陳錚入金陵之后,花了數年之久,人力物力用盡,這才運至金陵,立在金殿之上,說是用來雕刻以后的文臣將相,現在上面無一名號,但是眾人都知,原本第一個是給徐暄的,現在看來,不出意外,這第一人便是走在前面的納蘭天下。
尋常百姓不敢靠近皇門,但夢里肯定都曾夢見過,而且也都言辭篤定說那扇門定然比極盡繁華奢易之道的紫金樓還要高,都說一入侯門深似海,這皇門后面肯定更加寬綽無垠。其實說道皇門,背后的確是富貴無雙,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這些個市井小民又怎么能懂,一個個都是如履薄冰提著腦袋再給后輩謀福利啊。
其實這扇皇門并不大,四人左右寬,或者說對比起某些富商官宦家里的中門,還有些寒酸味道。
又是一聲洪亮鐘聲,聲如震雷一般連綿不絕。
納蘭天下停頓一下,像是想起當初自己初入金殿,春風之下馬蹄急,一心想著為民請愿的雄心抱負,與天下才子在廟堂較量縱橫一番,所以直到今日,他還是一生百姓裝扮。
只是殿試過后一盆冷水從頭淋下,同進士出生末三名,一個黃門閑職。
陳錚在他肩上拍了五下,君臣心意相通。
他在自己首次落座的桌子上,用了畢生所學,一筆隸書,一筆楷書,一筆行書,一筆草書,一筆大篆,一筆小篆,最后一點豪放潑墨,寫下了不倫不類的“天下”二字。
那時候,他背后有個白須老者,捋著胡須笑道“好字,好字啊”
納蘭天下提腳,敢為天下先,率先步入這西夏中樞地。
這一青衫草履背后便是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