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后來瞅著他年紀也有些大了,便想著找個媳婦讓他成家,自己也好過過含飴弄孫的日子,又被他找了借口堵了回去,說自己考慮著明年春去趟金陵,看能不能趕上個恩科試試,柳老爺子聽了之后愣了小半會,等回過神來的時候心思又活絡起來,讀書是一回事,他瞧不起,但是如果能當官,柳老爺子頓時眉開眼笑,捋著眉須點頭不止。
但話說回來,柳店家在這煙花地開了店鋪,自己知道是為了讀書,但那些原本一起的同窗可就沒有那么好說話,認為有辱斯文,將圣人書籍擺放到如此的地方,時而久之之后,在加上他又是商人之子,某些個清談名宴便不也不愛跟他說。
若是春風得意,名聲顯露,過來一番自然是風流韻事,若是你功名未得,又常常浪跡在這種地方,曉不得會有多少詬名,柳老爺子先前聽了這些亂七八糟的閑言碎語,有些擔心,后來派了老管家去看看,得知消息之后,又邁著老爺步成天在城里閑逛。
徐江南見書坊內的書籍有些雜亂,擺的也是雜亂,很多還有翻閱過的跡象,想必是店家自己看的,時不時還有點記錄的痕跡,不像是裝樣子,因為很多圈上的句子字詞他也不認識,看的有些入神,呆的時間有些長,久的有些過分。
柳店家倒不是想趕人,畢竟無論怎么說,能在這種地方,待上這么久,還是站著,外面鶯聲燕語不斷,就算是附庸風雅,強作姿態,在他眼里也比那些追文逐墨的要強很多,投機很多。
柳店家看完了這一頁,抬頭看了眼徐江南,伸了個懶腰輕笑一聲說道“小心點,這些可都是寶貝。”
徐江南側過頭也是一笑,將書籍展示給店家一看,隨口說道“店家,我瞧這些書好像都被翻閱過,這可不實在。”
柳店家取下耳中的棉絮,可能是沒聽清楚,但瞧著徐江南的樣子也是猜到個七七八八,爭鋒相對說道“客官這么一說,可是有些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了啊。”
徐江南本就是隨口一說,被人抓了話語的把柄之后,抹了下鼻子,沒有說話。
柳店家見著這位背著劍匣的年輕人不接話,頓斂后溫聲問道“客官也是有些閑情啊,到這地方來買書買儒家的還是道家還是釋家”隨后又攤開手看著自家像是自成一番天地的小店轉了一圈驕傲說道“這里都有。”
徐江南也聽得出他的驕傲,雖然不知道他出于何意會在這種煙柳地開個書坊,但憑這些典籍上面的記錄和心得,顯然不是嘩眾取寵,倒也有些佩服,輕說了句“店家,有佛說四十二章經么”佛說四十二章經并不是什么孤本重要的佛家典卷,這是當初在弘道大師那里借閱過,沒看完,但覺得不錯,聽到店家這么一說,也是心血來潮,平白一問。
這店家本來以為開始那番話會讓這背匣年輕人說些古怪典籍之類的孤本,也是借此試探,沒想到他倒是說了本普通書目,想來是真的求書。面色也是溫和許多,從面前一堆擺放凌亂的書籍之中,隨意一抽,便是徐江南要的,顯然對這些書籍很是熟絡。
徐江南接過書,看了下,有些卷頁,同樣是翻閱記錄過,苦笑一下,想掏銀子付賬。
柳店家有些大方,這書本就不值幾個銅板,擺了擺手,哈哈笑道“算了算了,怎么說也是在下店里的第一位客官,可能也是最后一位,這點銀錢就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