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過后,陳錚只是不輕不淡說了句,朕知曉了,便又讓他回去,回府路上,薛平背后濕了一片,算是知道了,這些年,他跟皇家的情分算是就此了。
第二天,陳錚沒上朝,卻是吩咐此案重審,由刑部,大理寺,再加上都察院,三司會審。
嚴騏驥憑借官場嗅覺,這才知道自己是栽了,后知后覺,也才明白陳錚,又或者說納蘭的手段之深,用個薛平,就算是換不下尚書位置,左右侍郎至少要棄一個,他當初敢判無罪,就是覺得自己拿捏到了這名天子的七寸,這些年,陳錚也是這么做的,以民為主,專注休養生息,就算薛平功勞再大,如此壞樁一事,他相信這個圣上知道孰輕孰重,就算是防患于未然也該做出個殺雞儆猴的樣子出來。
而今重審,原因為何
如果刑部判的對,白字黑字就在那里,還要審什么不就是想各打五十大板,一石二鳥,坐收漁利。
如果判的不對,這案子可是牽扯到了人命,刑部如此草草結案,有過無功,這個罪,怎么說也得讓人來擔,而這個官,小了不行,說不定陳錚一怒之下,再來一刀,那就真的偷雞不成蝕把米了,可大了,他心如刀割。
大理寺卿楊若水是個官場油條,陳錚如此吩咐,他如何不知是何意思,前番讓薛平交人,擺明了就是薛平不是,第二次重審,味道更是濃厚,就是刑部之過,所以三司會審相商的時候,楊若水提出韓書打人至死,本應償命,但法外不外乎人情,情有可原,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杖二十,以效王法。
說完之后,笑瞇瞇詢問刑部和都察院的意思,刑部侍郎劉東更是面如死灰,讓他過來的意思不言而喻,而薛平哪里會有話說,陳錚臉色擺在那里,明顯的不滿,回家之后,他更是賞了那只知哭哭啼啼的婆娘兩巴掌。
等奏到陳錚那里,陳錚只是瞥了一眼,蓋了個印,嘆了口氣說了句,準。
s昨天欠的等會發,可能晚一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