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小徐呢,更有意思,當年我見他的時候,他在燒書,我問他為什么,小徐說國之將亡,此焉能存乎,到后來他選擇軍略,我問他為什么,他說書儒焉能救國,救國必將,跟你強國必法一個說辭。”
話沒說完,手上把玩著各色東西的小孩張口說道“沙場之上,有兵對無兵,有兵勝,可見兵為正道,兵對兵,將對將,空手對刀劍,刀劍勝,可見刀劍為正道,”
下一句話還沒出口,老人一巴掌拍到小孩頭上,小孩捂著腦袋哎喲一聲,將口中話咽了下去。
老人瞪了一眼小孩,輕輕說道“道理有沒有暫且不說,打斷人說話肯定不對,這一點你還得再學十年。”
小孩抿著唇,其實之前老人瞧著聲勢大,其實手勁不大,只是老人知道,依照小孩這樣的心性,不做點發狠的樣子,有些東西他就不會往心里去。
小孩囁嚅說道“你不一樣打斷我了。”
老人勃然大怒,不過大怒之后,又是笑臉說道“我是你老師。世上只有尊師這么一個道理,從來就沒有敬徒這個說法,這是一門學問,懂了嗎。”
小孩朝著老人吐了吐舌頭,哼了一聲,又是自顧把玩。
年輕人對此習以為常。
老人這才繼續說道“其實不止是我,天下人都這樣,因為規矩多了,就想看看規矩之外的風光風景,就說你們年輕人喜歡說的兒女情長,同樣是白頭偕老,明媒正娶的能轟動一時,私奔千里的卻是轟動一世,而你徐師兄恰恰就喜歡反其道而行之,當然我說的是有些事,而不是所有,后人覺得你徐師兄的成就很高,是因為你徐師兄將偏安一隅的西夏帶到現在的五洲之地,難道你謝師兄十多年經營北齊,然后三年下兩國,功勞就差了除卻西夏底子薄的原因,也就是方式方法不一樣,世人喜歡看大開大闔的劍走偏鋒,你謝師兄走的是前人演練多遍的路,兇險小了很多,刺激也就少了很多,在世人眼里也就尋常了許多。”
年輕人輕聲說道“可徐師兄當年真的是厲害啊。”
老人嗯了一聲。
年輕人望著無邊無際的綠色和碎陽,像是隨口,又像是有意說道“老師當年既然出了山,為什么不救下徐師兄”
老人嘆息一聲,透過枝葉縫隙看了看天上,瞇著眼,最后看著年輕人說道“人活一世,草活一秋,都是有自己的軌跡的,而且小徐是為了自己心里追尋的道而死,重若青山,既然他選擇壯烈,老夫為何要讓他終于平淡。這一點,你以后會懂的。”
年輕人恭恭敬敬稽首。
其實只有老人知道,徐暄臨死的時候他就在一旁,而且陪著喝了一壺酒,這位近百年來跟著他時間最短,卻又最為得意的弟子只是遞給他一把劍,然后說了句求老師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