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錚哈哈大笑,半晌過后,唏噓說道“老神仙還是老神仙。”
納蘭疑惑說道“道家望氣術”
陳錚聽言,饒有興致看了一眼納蘭說道“大學士也懂這些余還當大學士只修儒門啊”之前談國事,陳錚自稱為朕,等到了道觀,不想國事,也就不想稱朕,只做一老翁。
納蘭笑笑不說話,低下頭喝了口茶水說道“早年看過秦史,上面提到過。”
孫老道士說道“可是此句,觀千年后,金陵當有天子氣。”
納蘭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老道士笑道“此言不對,經此之后,怕是長安當有天子氣。”
陳錚只是微笑。
老道士見狀,自知不便多說,便起了身子,借口去看齋飯如何。
等到老道士離開以后,陳錚才側身說道“以前余同徐暄來過這里,點過兩盞長命燈,一盞名徐晟,取自昂頭冠三山,俯瞰旭日晟。一盞名徐妤,春蘭日應妤,取好意,知道為什么嗎”
納蘭愣了一下,恍然大悟。
陳錚笑道“猜到了知道難不住你,其實這就是徐暄給他兒女取的名字,若是男兒,便是徐晟,若是女兒,便是徐妤,可嘆徐唐氏種玉之初,時常惱火徐暄對孩兒名字不上心,其實哪里知道,徐暄只是覺得會不會有名字比這更好,沒敢與徐唐氏說而已。后來北上的時候來了此地,說是要改成江南煙雨,還笑著說是徐唐氏說的。
余覺得這名字挺好,不讓徐暄改,說他不用某來用,這便是陳妤二字的來歷了。陳徐二字不分家,可姓陳的,當真是負了姓徐的。”
納蘭感嘆說道“這些話,圣上當與公主說。”
陳錚擺了擺手,“怕是沒機會說咯,就算有機會,也不會說。”
觀西夏上下百年,開疆擴土者,唯陳錚也,就憑這份經歷,陳錚也不會同陳妤說這些,更不要說如今二人勢同水火。
納蘭默然不語。
陳錚望著天外,隨口說道“等徐家小子回來,若有機會,你帶他過來,與他說說。”
說著,吃過齋飯,又同老道士洽談了許久,見到天色已晚,便在山上留宿。
到了夜間時分,秋風甚寒,陳錚披了件灰藍道袍,到了祠堂,親自給兩盞長命燈,添了松油,望著兩盞悠然如蓮的黃色燈焰,陳錚有些出神,直到秋風拂過,身上陰寒,這才回過神來,緊了緊衣領,出了祠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