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你我的緣分。”才朋璽說著,伸手從腰間也解下了一玉件,“當時斗寶,互有彩頭,我拿出了一件玉鳩首,他拿出了這塊玉牌”
旁邊的中年人立即從口袋里掏出了一方手帕,鋪到了小圓桌上,才朋璽將這塊玉牌放到了上面,“小余,上手也無妨。”
余耀心想,既然是斗寶輸了,怎么還能拿走對方的玉牌
不過,現在不是問的時候。雖然才朋璽說了可以上手,但是余耀還是只拿起了掛繩,并沒有觸碰玉牌。
這塊玉牌,看著是四六牌的尺寸。
玉牌的尺寸,以寬四厘米左右、長六厘米左右為最多見,這個尺寸無論是佩戴還是把玩都很舒服。當然,有的不是那么正好,大差不差。
玉質很白,質地極佳,細膩油潤,已經可以稱為羊脂玉了。而且包漿很是亮澤酥潤,顯然保存和盤玩都很小心細致。
從工藝上來看,是典型的乾隆工。
古玉牌之中,以子岡牌為最,但是陸子岡的東西,極難見到,而且不容易有公論。再者,就是乾隆時期的玉牌了,乾隆好玉,能工巧匠迭出,也出現了大量工料俱佳的玉牌。
玉牌除了具備佩戴和把玩的優勢,這平面上,還能浮雕圖畫和詩文,文人雅好,格調就顯得不一樣。
牌頭是祥云紋,牌面浮雕,山水之間,一葉孤舟,老翁垂釣,淡泊悠然。
背面是陽雕的行草小字
江海冥滅,山林長往,遠性風疏,逸情云上,道就虛全,事違塵枉。
“嚴子陵好一塊無雙譜玉牌”余耀不由叫出聲來。
才朋璽連連點頭,“好小子不僅眼力過人,文化底子也不賴”
若是只有正面孤舟獨釣的老翁,余耀是判斷不出這是一塊刻畫嚴子陵的玉牌的,自然是靠著背面的文句。
“江海冥滅,山林長往,遠性風疏,逸情云上,道就虛全,事違塵枉”,是南朝范曄編纂的后漢書中,對嚴子陵的評價。
后漢書是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一起,稱之為“前四史”,對人物的評價,往往是很中肯的。
嚴子陵,名叫嚴光,字子陵,是東漢時期有名的隱士。
他曾經幫助劉秀起兵,定鼎天下之后卻選擇了歸隱。劉秀登基后多次想讓他出山,但是他卻隱姓埋名隱居富春山,寫寫書,釣釣魚,活了八十歲安然長逝。
嚴子陵也是無雙譜中里列出的四十個人物之一。
無雙譜不止一個版本,最著名的是南陵無雙譜。其中,選了從秦末到南宋滅亡、跨度一千四百年間的四十個人物,繪制人物畫,題寫詩文,刻版印刷成書。
人物畫的作者名叫金古良,是清早期浙派版畫的代表人物之一。而鐫刻者,名叫朱圭,是康熙朝的御殿刻工。
之所以叫無雙譜,是因為這四十個歷史人物的事跡舉世無雙;里面的人物還有張良,項羽,司馬遷,諸葛亮,陶淵明,狄仁杰,李白,岳飛,等等。
無雙譜面世后,一時風靡,所謂“是譜名無雙,而實具三絕,有書有畫又有詩也”。
不久后,在瓷器上,也出現了無雙譜的人物形象。
乾隆時期,藏玉之風盛行,而玉牌更是能很好地承載這種內容,正面是人物形象,背面是詩文,由此出現了不少無雙譜中人物玉牌的佳作。
“才老先生,這塊玉牌價值不菲,怎么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