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虬角,我自然可以說不是玉器。但鶴天的原料是化石,化石也可以歸到玉石類之中,雖然可以爭議,但我也不便強辯,如此反會被他說成吹毛求疵”才朋璽應道。
余耀點點頭,“那才老先生讓他看的,必是真正的玉器了”
“那是自然,我給他看的,是一件老提油玉鴨。”
余耀不由皺眉,老提油對高手來說不難辨識,難不成才朋璽給對方看的老提油玉鴨別有乾坤
提油,本來是玉器作偽的一種手法,為的是讓玉器上出現顏色和包漿。
一般的手法是先用顏料泡制玉器,染色后然后用油炸,如此,顏色就不會脫落,而且過油后表面更為油潤。
這個提油,也分為老提油和新提油。
老提油,又叫古法提油,至少宋代就有了,用的是天然染料,油的配方和油炸時的溫度也很講究,所以雖然是作偽,但美化效果還是不錯的。
而新提油,清代出現,比之古法,遜色了不少,出來的效果不甚佳。行里對新提油有個形象的說法,叫做油炸鬼。
老提油的玉器,在宋玉上出現的相對比較多,歷經千年而不褪色;雖然當年是玉器作偽手法,但如今的收藏價值還是很大的。
見余耀皺眉,才朋璽微微一笑,“那件老提油玉鴨,也是件宋玉,是一塊和田籽料制成,本身就有皮色;老提油不涉及其他部位,就是在這塊皮色上加強,使得原本淡黃的皮色,變成紅黃。”
和田籽料上,一般都會有皮色,這是籽料從崩落、碰撞,到被河水沖刷,在漫長的時間里受環境的侵染形成的。當然,這也不絕對,也有光白籽,就是只有類似毛孔的表皮,卻無他色。
現在,和田籽料往往因為好看的皮色而升值,但在古代,一般都是要去掉的。直到清代乾隆朝以后,皮色巧雕作品才多了起來。
宋玉上留皮也不能說沒有,但肯定是少之又少的。
“我明白了,您給他看這一件老提油玉鴨,陷阱有兩個。一個是因為皮色,他可能斷錯代,不往宋代上想,而是往清代想。另一個,即便他確定是宋玉,這皮色上的老提油很難辨識,他也可能認為原本的皮色就是如此”
才朋璽點頭,“和你說話倒是省力。”
余耀此時卻不由在心里梳理了一番,因為這個過程挺有意思。
兩人斗寶,才朋璽拿出了一件老提油玉鴨,對方拿出了一串五彩鶴天珠。結果,對方的五彩鶴天珠是自己新做的,竟瞞過了才朋璽;同時,對方對這件老提油玉鴨不僅精準斷代,還能洞察出迷惑性極強的皮色部位老提油。
由此,才朋璽敗北,輸掉了原定的彩頭玉鳩首。不料,對方居然沒有就此拿著勝利果實收手,卻節外生枝,拿著自己原定的彩頭無雙譜人物玉牌,再度拷問才朋璽,結果才朋璽點出朱時云,又把這塊玉牌贏了過來
余耀不由又看向才朋璽,問出了第二個疑惑“老先生,按說對方拿了玉鳩首,不應該不珍視吧怎么會就此流出,還上了拍賣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