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窯,工藝當然差不到哪里去,我說粗糙,是相對的。你看這碗上的劃花,簡單平實,沒什么特別的美感了。北宋晚期,印花技術已經很成熟了,這碗上還是用劃花,而且不夠精美,那不就是粗糙么”
定窯瓷器釉面上的暗花紋飾,也是其比較顯著的特征。一般有三種技術手段劃花、刻花、印花。
劃花是最早出現的工藝,使用篦狀工具,紋飾相對簡單,說白了,藝術性差,一般工匠都能干。主要出現在早期定窯和普通產品上。
刻花,是在劃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工具多了,工藝細致了,立體感也比較強。
而印花,是定窯瓷器最富表現力的技法,北宋中期才有,北宋晚期已經很成熟了。圖案層次分明,相鄰紋飾之間,往往會有回紋間隔;印花紋飾也是最繁復的,卻繁而不亂。
余耀說的,都是實情,這件定窯白釉劃花碗,確實不是精品。
謝治豪聽的連連點頭,“唉,這天底下,真是沒有什么便宜可撿啊起拍價低,自有低的道理。”
“那當然了,這樣的碗,能和拍出幾千萬的定窯碗相比么”余耀接口,“要是那么好的碗,恐怕貨主也未必舍得拿出來拍。”
謝治豪突然揉了揉太陽穴,“兄弟,和你交往這一段時間,我怎么覺得想法有點兒變動是不是有些好東西我該留一留,自己收藏欣賞一下。做了這么久古玩生意,我還一件好東西沒有自己留過,光去賺錢了”
“你你不是說了么,賺錢的你都喜歡,你就欣賞錢,還留什么”
“你不知道,我剛才突然想起來,我曾經出手過一件紅定弦紋蓋罐,當時挺喜歡的,真有點兒想自己留下的沖動,但最后利大,還是出手了。”
“我去,你還有過紅定的東西我都沒見過”
紅定,紅釉定窯,顏色深紅,也有人叫紫定。蘇東坡曾經寫過定州花瓷琢紅玉。
定窯不僅有白瓷,還有紅瓷黑瓷。白瓷黑瓷相對多見,紅定是很少見很珍貴的。不光現在珍貴,北宋的時候就很珍貴,和汝窯、成化斗彩一樣,本朝就是稀罕玩意兒。
關于紅定,有過這么一個歷史記載。說宋仁宗到了張貴妃那里,忽然發現擺了一件定窯紅瓷器,問她你從哪里弄到這樣的好東西張貴妃說,王拱辰送的。王拱辰是個大臣,也是當時的著名詩人。
雖然宋仁宗非常寵幸張貴妃,但一聽這個,接著就惱了,順手拿起柱斧,當場就把這件定窯紅瓷給敲碎了
當然,他生氣的主要原因,是后妃和大臣有交往,私收饋贈。但也說明了紅定的珍貴要是送兩斤土特產,說不定宋仁宗不僅不生氣,還一起嘗嘗了。可是,要拍貴妃的馬屁,普通的玩意兒怎能拿得出手
這個宋仁宗,就是“貍貓換太子”里的那個太子,以節儉聞名。當然,“貍貓換太子”和正史差了十萬八千里,不贅述了。
“沒蓋了,是剃頭的,而且也有傷,不過不明顯,看著真是賞心悅目啊”謝治豪嘆道。
“行了,你都賣了,嘆息個什么勁兒走吧,既然來了,都看看吧”
謝治豪搖搖頭,“瓷器里沒什么太出彩的東西了,還有件嘉慶包袱皮不錯,但是起拍價太高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