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肯定得看啊。不過,你確實得小心點兒。”佟人堂解釋了兩句,“這支毛筆和這方硯臺,我祖父很珍視,一共只用過兩次,一次是我父親成婚時,他親自寫了喜帖;另一次,是我小時候剛入學時,給我寫了一首勸學詩小條幅。”
“我明白了”余耀應道,“除了龍袍,這支毛筆和這方硯臺,您也不想流出國門,那些翡翠,其實無所謂。”
“唉,要不是我那女婿是個外國人,我或許也會帶出去。不過,既然龍袍是件戲服,那就無所謂了。”
佟人堂嘆了口氣,轉而正色道“我出手也不是亂出手,我覺得老濮人不錯,他兒子也不會差到哪里去而且小濮保證說就算自己不留,也會找靠譜的收藏家,絕對不會流出國門”
“這個您放心。”余耀應聲。
佟人堂又輕輕搖頭,“讓你們見笑了,其實真想留住,應該捐到文博單位才對。不過,也虧得小余你來了,不然拿件戲服去,鬧個大笑話”
“文博單位固然可靠,但民間私人珍藏也是留在了華夏,而且您還能有一筆收入,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呵呵,小余你不僅眼力好,還會說話。”佟人堂看著余耀的眼睛,“小余,雖然初次見面,但我確實覺得你是個值得信賴的人。我對古玩是外行,這筆你看完了,能給我撂個實底兒嗎”
“老爺子都這么說了,我哪能出誆”
佟人堂鄭重道,“你放心,哪怕真的很值錢,只要你想收,我也盡量便宜讓給你。”
“我先看。”余耀笑著點點頭,拿下了筆毫上的竹制保護套。
這一看
紫毫
筆毫和紫竹筆管色調相近,但更紫一些,不黑。
筆毫保存得比較完整,看得出很少使用,而且用后必然經過小心細致的清洗。
工藝精湛,用料高端,年份久遠。
余耀腦中劃過一道亮光,這支,不會是南唐時期的諸葛紫毫筆吧
諸葛制筆,天下無雙,鼠須紫毫,黃金十兩。
唐宋年間,最出名的毛筆,不是湖筆,而是宣筆。元代以后,宣筆雖然仍在制作,但老大地位逐漸被湖筆取代。宣筆、宣紙,都因產地而得名。
就在唐宋之間的五代時期,筆墨方面,南唐出了兩大高手。
一個是制墨的奚廷珪,后被南唐國主賜姓為李,故而世稱李墨;另一個,就是制筆高手諸葛高,他做的毛筆,被稱為諸葛筆。
諸葛高制筆,以筆毫技法為最。鼠須筆,紫毫筆,在當時,一支就能賣到十兩黃金
如今的筆毫,一般都是狼毫或者羊毫,材料相對普通。鼠須和紫毫,光是材料就不簡單。
鼠須,松鼠的胡須,做一支筆也不知道得讓多少松鼠沒了胡須。
鼠須筆漢代就有了,據說,王羲之寫蘭亭序,用的就是鼠須筆。收集松鼠胡須難點兒也能做到,可并不是直接就能制筆的,技法很重要,而鼠須制筆技法早已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