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持璜打斷,“裝裱和原畫未必同年代,古畫重新裝裱很正常”
“沒錯兒這個也不能用來否認是石濤的真跡,我不過是一一點明而已。剩下的,就是這紙了”
余耀說到這里,才朋璽也不由回到八仙桌旁坐下了,他默默點了一支煙,沒有說話,準備認真聆聽。
才持璜的臉色,終于起了明顯變化,雖然還是沒坐下,腳下卻動了,轉身正對余耀。
余耀清了清嗓子,“這紙,是民國時期的宣紙雖然做舊非常到位,毫無破綻;但強光透射,宣紙里的云朵絲狀物,清初和民國,還是有差別的。”
才朋璽這才明白,剛才余耀拿著強光手電和放大鏡,卻反復看畫心的空白處,而不是筆墨處,原來不是看畫,而是看紙啊
“這你都懂”才持璜不由失聲叫道。
“懂這個很容易。關鍵不在于懂,而在于雖然有差別,但是差別是非常微妙的懂也未必能看出來實際上,制造宣紙,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的原料配比基本沒有變過,造紙技術也比較穩定;好在,清初和民國畢竟隔了將近三百年”
“到底是什么差別”才朋璽問了之后,忽覺失言,不由尷尬一笑。
這等高深的鑒定秘訣,誰也不可能輕易外傳。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不要說余耀說的宣紙里云朵絲狀物的微妙差別了,對于不懂宣紙和字畫的人來說,連宣紙和書畫紙也未必能分清楚。
市面上有一兩百一刀1張的所謂“宣紙”,其實不過是書畫紙。真正的宣紙哪有這么便宜
特別是老宣紙,不說太老的,八十年代初期的老宣紙,一刀四尺紅星特凈皮,市價已經到了兩三萬了。
所謂紙壽千年,宣紙越老,越利于書寫和繪畫。
余耀也跟著笑了笑,“老先生不必如此,說說也無妨,因為都是常規的東西,最終還得靠眼力。宣紙里密布的云朵絲狀物,其實是青檀皮纖維,里面還能發現稻草的筋絲。清初的宣紙,筋絲在青檀皮纖維中的多少和分布,和民國時期略有不同。但具體如何不同,還是那句話,太微妙”
“一紙乾坤,妙到毫巔”才朋璽撫掌不止,“老朽佩服,佩服啊”
才持璜卻沒有表態。
才朋璽隨后直接看向才持璜,“男子漢大丈夫這時候豈能不聲不響對不對是不是民國的仿作”
“是”才持璜忽而如同泄了氣的皮球,緩緩在椅子上坐下了。
余耀卻摁滅了煙頭,站了起來,重新走到柜臺邊,一指這幅畫,“我說過的話,必然要做到”
“嗯”才朋璽和才持璜齊齊看向余耀。
“雖然是仿作,但我開過口,說不出作者算我輸民國時期,能有這般驚天高仿技藝的,僅此一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