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么,這件玉瑗我有點兒興趣。”才朋璽略頓,才應了一句。
“您之前在預展上沒注意到”
“預展不是光和你聊天去了么”話音落,才朋璽直接舉牌,首先加了一手。這件西周白玉虎紋瑗的加價幅度也高,是五萬。
說實話,這件西周白玉虎紋瑗,雖說是高古玉,而且玉質很白,工藝極佳,但終究受形制所限,到不了太高的價格,一般來說,兩百五十萬應該就到頂了。
拍賣行也并未將這玉瑗作為玉器場的壓軸拍品。
這件玉瑗到了兩百四十萬的時候,曾有過短暫冷場,在拍賣師叫出“第二次”的時候,才有人加了五萬。兩百四十五萬。
不久后,才朋璽叫了兩百六十萬的競價。
無人再爭,一舉拿下。
不光余耀有些意外,才持璜也是,他甚至還問了一句,“爺爺,您那件西周龍鳳玉瑗,玉質不差于這件,而且工藝更復雜,拿下也沒花這么多錢。這件您怎么好像志在必得”
“當年是當年,行情不一樣。”
“您不說這次不拍東西么”
“我也沒看完,不知道還有這么件東西。”
才持璜不再多問,因為顯然才朋璽沒說實話。
這樣一件東西,才朋璽可能會喜歡,但不會喜歡到高出行價拿下的地步。以他的人脈和資源,尋摸這么一件類似的玉瑗,以更低的價格拿下,也不算難事兒。
余耀更不會多嘴,老爺子喜歡,又不差錢,拿了也就拿了。
玉器場的東西,開門的居多,也沒什么漏兒,余耀直到壓軸拍品上臺,也沒出過手。
而壓軸拍品,是一方田黃印章。
起拍價高達三百六十萬。
雖說一兩田黃十兩金,但其實田黃的價格因為品質和重量的不同,差別極大。這里加個重量,不是簡單加的,珠寶玉石類的東西,同質本就越重越貴。
這里說的重量,是因為田黃有個行情特點,大塊的少,超過四十克,價格會翻跟頭,而不是相應地增加價格。
而品質的決定作用最大。田黃是名貴的印章石料,就拿印章來說,同樣的重量,有的萬兒八千的就能買到,有的百八十萬也不夠。品質只有兩個字,但是包含的東西太復雜,三句兩句的很難說清楚。
所以,外行才好蒙,特別是自負的外行和聽風就是雨的外行。
這一方作為壓軸拍品的田黃印章,首先個兒就不小。根據展示的數據,方底,底邊5厘米;上面是瑞獸鈕,整體高度53厘米,凈重2多克。
質地是白田黃,黃得比較清雅,蘿卜紋細致,凈潤無雜。
印文十個字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這句話是論語里的,孔子說的話,不全。
完整原句是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大體意思是就讀書做學問來說,我可能和其他人差不多;但是,身體力行地去成為一個君子,那我是沒有做到的。
這印文是個加分項,字數多,內容也很有意義。
但上述所有這些,仍然不足以讓這方田黃印章有如此高的起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