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看下來,余耀并未出手。他之前已經詳細看了拍賣圖錄,也確實沒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雜項場的東西,種類比較多,一開始人很多,慢慢地越來越少,因為大部分人都是沖著某一兩樣東西來的,而且懂這個也未必懂那個。
到了倒數第三件拍品,余耀在后面看到,昨晚在飯店碰到那倆人,譚心寧和闊叔還在。而之前,他們一直沒出手。
倒數第三件拍品,是壓軸前的拍品,也是很重要的。
這是一組天珠。
兩顆差不多大小的三眼天珠,直徑在一厘米左右,長度在三厘米左右;一顆大的九眼天珠,直徑一厘米半,長六厘米。
三顆天珠,還被配了琉璃隔珠,編了繩穿到一起,做成了掛飾。貨主顯然是經過琢磨的。
這一組天珠,余耀預展的時候注意到了,因為擺放的位置比較顯眼。但他對天珠不感興趣,并沒有上前細看。
天珠這東西,是比較復雜的,主要產生在藏地及周邊。
7世紀以前有過法螺天珠和九眼石頁巖天珠,但基本見不到了。如今市面上主流認定的品級最高的天珠,是至純天珠。
千年才能稱至純。
至純天珠的材料,是藏區老礦瑪瑙玉髓,然后用天然的草藥顏料制成的藥水鑲蝕,在珠體上形成圖案,還得經過火燒才能最終完成。
這種古法,據說已經失傳了。失傳年份說法不一,不少人認為最晚清代就斷了。
天珠本來也可以歸到玉器場里面,但推究一下,其實材質普通,又沒什么雕刻工藝。更多的,其實是歷史和宗教意義。所以,歸到雜項里,也說得過去。
在青銅器沒有獨立出去的時候,和其他銅器一樣,也是歸到雜項里的。
大屏幕上出現的圖像很詳細,但注解卻很簡單,只說天珠一組,三眼天珠兩顆,九眼天珠一顆,再就是尺寸;其他再無介紹。
這一組天珠顆顆都很完整,若是到代的至純天珠,市面上是能炒過千萬的東西。
但是拍賣行不注明,也是有道理的。
因為即便是至純天珠,也并不像其他能定性的古玩一樣。比如,一件乾隆官窯擺出來,是真是假,可以有公論。但至純天珠不一樣,有些方面相對模糊,就拿年份來說,千年算至純,那九百年、八百年算不算
還有一些流傳下來的小幾百年的天珠,也用了藏區老礦料,也采取了古法,如果這些全部到位,區別就只剩下磨損和包漿。但即便是千年至純天珠,如果傳世的過程中盤摸得少,磨損和包漿一樣不夠。
其實,不要說千年至純天珠,即便是有個小幾百年年份的,也都很少了。不然至純天珠也不會炒到這么高的價格。
而現在市面兒上的一些所謂至純天珠,充斥大量清代到民國的高仿品,甚至現代高仿品。只要當至純蒙出一件,那就能賺筆大的。
還有的藏家,退而求其次,收藏的是清代的料器天珠,這種天珠的材質不是瑪瑙玉髓,而是用五金藏藥等成分混合制成,為增加重量,有的還加了鉛胎。
這種天珠,量相對大,因為清代重視藏傳佛教,至純天珠的古法又失傳了,所以制造出這種料器天珠用以廟供。
天和拍賣雜項場的這一組天珠,因為余耀沒在預展上端詳,現在光看大屏幕是看不透的,也不知道是真正的至純,還是年份略淺。但感覺上,應該不是清代以后的高仿。
起拍價三百六十萬。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