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耀突然想到的是,這個暗藏小玉塊的人,他很珍視不假,但未必是這小玉塊本身珍貴啊
也有可能是他的特殊個人原因
比如祖傳玉器丟失,只留下了這么一小塊,他因此對這個斷面有念想,嵌銅在了紫檀鎮紙上。
如果這種玉石,在歷史上只作為普通玉石被少量制作過玉器,而且因為年代久遠,現在沒有被廣泛發現,也不能說沒有這種可能。
余耀深吸一口氣,默默去開了店門,打開,站在門口內側又點了一支煙。
如果是這樣,那自己可真是白折騰了一共花了四萬塊,鎮紙撬了,小玉人買高了,一部分損失肯定是有的。錢還在其次,關鍵是自己本來對這兩樣東西興趣不大。
但在一支煙抽完之后,余耀卻冷靜了下來。
因為他已經想到了最壞的結果,反而釋然了。
這一釋然,思維就比之前順暢了許多。
再度分析。
余耀最終認為,這個最壞的結果,確實有可能性,不過,還是不大
他的思考重點,放在了這種玉石的玉質上。
比較其他無名地方玉種,這種玉石的玉質,遠遠勝出
而且在余耀個人看來,其玉質也就是和田玉能與之比肩,不論是視覺感受,還是手感,都比大部分有名的玉種要強
這種玉石的質地,余耀感覺有點兒像綠松石里的藍白松與和田玉的綜合體。非要說缺點,那就是硬度不太高,但這只是比和田玉來說,卻已經硬過綠松石。
硬度不高,是缺點,也是一種優勢。比如戰國到西漢時期,也有類似的小玉人,和田玉的雕工就差一些越硬越難雕。這個小玉人工藝很簡單,就是陰刻線條,但卻很流暢,沒有錯刀和拖刀,也很傳神。
這樣的玉質,在玉料匱乏的秦朝前后,應該不會被當做普通玉石。哪怕是曇花一現。
還是得查。
等到楊四海有了紫檀鎮紙來源的消息之后,再讓才朋璽看看這個小玉人。
這個翻來覆去的思辨過程,好像很短,但等余耀回過神兒來,看了看時間,發現居然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
常歡喜是上午十點來鐘進來的,走的時候應該還不到十一點。
余耀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咧嘴笑了笑,轉身走回到店鋪中。
還沒等坐下,忽聽到門外傳來一個聲音
“格古齋好像和街上其他的店面不太一樣。”
余耀回身,便看到了一個女子和一個老者出現在了門口,門開著,他們還沒進來。
譚心寧和闊叔。
“是你原來你是開古玩店的”譚心寧看到余耀的正臉,邁步便進了店鋪。
闊叔臉上閃過一絲復雜之色,但隨后便沖余耀笑了笑,也跟了進來。
“你怎么會來這里”余耀站定問道。
“這開店的,還有這么跟顧客說話的么”譚心寧打量了一下貨架,“東西挺全啊”
闊叔卻解釋道,“噢,我們也是古玩愛好者,是第一次來江州。上午去了七星橋古玩市場,在那里聽說,濱江道附近的一條老街上,也有古玩店,便過來逛逛;沒想到,巧了。”
余耀點點頭,轉而對譚心寧說道,“那你隨便看看吧。”
“別老是你、你的,我叫譚心寧,這位你叫闊叔好了,老板怎么稱呼啊”譚心寧一邊自報家門,一邊走到了柜臺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