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海手里拿著一個小方錦盒,比巴掌大點兒。
將錦盒放到余耀和楊銳面前的茶幾上之后,白永海笑道,“好東西啊”
余耀看了看這個錦盒,做得很粗糙,比古玩店里一般的包裝錦盒還差,上面還有某某工藝品廠的字樣,也不知道是放什么的。
楊銳直接問道,“這盒子”
“噢隨便裝起來的。看東西,看東西,別看盒子。”
“你說剛翻出來的,從哪里翻出來的”楊銳倒不客氣。
“衣箱里,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放進去的”白永海遞煙。
“看完了再抽吧。”楊銳拿起了盒子。白永海自己點了,坐在一邊。
楊銳打開盒子,余耀在旁邊一看,是一串圓珠手持。
盒子一開,一股特殊的香氣飄了出來,楊銳不由精神一振,接著拿出了這串手持。
十八子手持。加上頂珠和佛頭三通,一共二十顆。珠子呈淺褐色,兩面帶著團壽紋。
常玩珠串的,一眼就能看出,珠子的直徑是16毫米的,頂珠和佛頭三通是18毫米的。這一點,不玩的可能會不太相信,能這么準是的,唯眼熟爾
珠子都是淺褐色一樣的質地,但是頂珠和佛頭三通、以及下面綴連的背云,卻是珊瑚的,粉嫩的淺紅,只個別地方微帶白,上等oo老珊瑚。
這么大尺寸的珊瑚珠可不常見頂珠和佛頭三通,兩面也刻了團壽紋,佛頭上的佛塔很小巧,卻也雕了祥云紋。
扁平的背云上,兩面雕了字紋。
這個字符和標志有點兒類似,不過完全不是一回事兒。是看著是逆時針旋轉,標志是順時針。源自佛教,藏語叫做“雍仲”,漢語一般讀作“萬”,是個吉祥符號。
本來背云下面應該還有弟子珠和角墜,但沒了,直接在背云下打結又打散棉線成流蘇狀。這棉線應該是后來新穿的,這倒無所謂。
“這珠子上的團壽紋刻得不賴。”楊銳順手盤了幾下。
白永海卻道,“珊瑚上的團壽紋是刻的,但長生丹上不是,是模制的”
“門兒清啊”楊銳哈哈一笑。
“探路沒您這么探的。我好歹也賣了這么些年東西了這是雍正朝宮廷里的好東西”
楊銳將這串手持放回錦盒,又放到茶幾上,這才點了一支煙,“那就不多說了,出價吧”
余耀雖然沒上手,卻也看明白了,不過他沒放聲。
這并不是一串常規意義上的清宮長生丹手持,他得看看白永海出價多少,才知道白永海是不是真明白。
所謂長生丹,又叫避瘟丹,是一種沉香中藥制品。
真正的沉香,是結香,不是現在市面上亂七八糟的所謂“沉香”能比的。成形的大塊的結香,自古以來就很珍貴,加工后碎料也都會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