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確實很喜歡這枚半兩。他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見過很多出土古錢,但出土的古錢和傳世的古錢,視覺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雖然有人也特別喜歡銹色,但是美銹比丑銹要少得多,出土的還是難看的多。
況且,這枚秦朝半兩,是有銹色的,但銹色外,又多裹了一層包漿,顯得尤為動人。
見楊銳似乎打定了主意,余耀接著看了另一件鼻煙壺。
鼻煙這東西,現在實在是不太容易見到了,鼻煙是發酵的煙葉粉調上香料制成的,直接頂到鼻子里,不過肺,不點火,不產生二手煙,還是挺環保的。
鼻煙是舶來品,相傳是那個叫利瑪竇的傳教士在明代萬歷年間帶入華夏的;清三代,鼻煙已經很流行了。
鼻煙壺,也逐漸從裝鼻煙的工具,成為一種藝術品,多了觀賞把玩的功能。鼻煙壺的材質種類繁多,金的瓷的玉的料器的牙角的,都有。
擺出來的鼻煙壺,是個玻璃內畫壺,畫的是山水,配了個紫水晶的頂蓋。
內畫鼻煙壺,出現得晚,是清末才有,玻璃的多一些,水晶的也有既然是內畫,所以必須得透明。
從壺里面反者畫,然后外面看是正常的畫面。反向作畫,一聽就不容易,而且鼻煙壺它小啊,口更小,得用很細的筆伸進去畫。
這個內畫鼻煙壺是配著盒子的,金絲楠木的,襯著黃燦燦的金絲絨內膽。拿過來的時候,盒子和鼻煙壺是并列擺著。
鼻煙壺上有落款和畫印,但是因為太小,得湊近了看。
余耀速度快,探頭近前,接著便收回來了。
落的,居然是周樂元的款兒。
說起周樂元,不得不說內畫鼻煙壺三大流派之中最大的一個流派京派。京派有四大家登堂入室馬少宣,雅俗共賞葉仲三,陽春白雪周樂元,文武全才烏長安。
這件鼻煙壺綜合來看,若是周樂元的真品,價格當在二十萬左右。標價也很接近,十八萬。
不過,余耀也看出來了,這不是真品這是一件民國時期的托款仿作。
但很顯然,流水席上是當真品來賣的,還特地配了個大小合適的清末的金絲楠木的小盒子。這個小盒子能值個幾千。這種“小投資”,自是為了“大回報”。
看完了鼻煙壺,余耀瞥了楊銳一眼,楊銳恰好也在看他,余耀微微搖頭。
余耀看的最后一件東西,是個直徑十厘米左右的小圓球。
褐紅油亮,上面畫了墨線墨圖,寫了小字。
原來是一個地球儀。
這個地球儀是葫蘆制成,也算是匏器,只是沒有什么模具塑形或者印花、雕刻之類的工藝,就是取了半個葫蘆圓球封口帶頂,上面以墨線繪制出經緯線和地圖,標記了國別等等一些內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