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關系,我認識泉城建筑大學的一個教授。他叫江濤,還不到四十,也是個古玩愛好者,同時和媒體走得很近,善于結交關系。我可以先托他打聽下,能不能找到當年望月閣的老板。”
“好,那我回頭傳照片給你看看。”
不料,傳完照片不多久,上官雨就打了回來,“這種顏料,何以濯老先生也用過”
余耀大吃一驚,轉而疑惑道,“顏料確實能瞅出現代配方的疑點,但我可是費了勁了你之看照片就能看出這還不算,一下子就能對比出他也用過上官,你可別因為心急亂神。”
“你有所不知,直接看畫反而不這么容易”上官雨解釋道,“這是他自己研究調配的,用了現代化學手法,對我詳細解釋過,西洋畫上也用過。本來看照片更看不出,但有一張,你用了閃光燈,光斑的位置也很便于觀察。”
“那張拍壞了,也傳給你了”余耀剛才還真沒太留意。
“幸虧你傳給我了總之強光聚焦之后顏料的色感變化,有一個獨有的特點,別人看不出,我卻能看出應該就是這種顏料”上官雨說得很快,并未詳細解釋。
不過,余耀是相信他的眼力的,便也沒追問細節,“也就是說,如果這幅畫是何以滌的手筆,那就是何以濯曾經給過他這個配方”
“極有可能”
“如果他們之前有聯系,后來何以濯怎么又聯系不上何以滌了呢”
“大洋彼岸,天各一方。而且他們生活的大部分年代,聯系方式并不先進,華夏還有過特殊的歷史階段,后來突然失聯很正常。推算一下,何以滌如果還在世,得有八十多歲了。”
“對,倒成了我急了。”
其實本來這一點容易分析,余耀是因為慣性不假思索問的。
“這條線索很重要。這樣,我先托人查,必要的時候,咱倆得一起去一趟泉城。”
“行。那隨時聯系。”
掛了電話,余耀點了一支煙,心說這真是陰差陽錯,要不是誤用閃光燈,又隨手一起把幾張照片傳過去,上官雨就不能發現個中獨有特點。
如今,這幅畫的來源,倒真成了重要線索了
其實,之前導致上官雨一籌莫展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借助戶籍系統查詢的失敗。
華夏的戶籍管理和查詢是有法律依據的,不能隨便查詢。不過,上官雨并不是違規悄悄托關系偷查,而是正大光明遞交過申請。
因為他是拿了海外弟弟的“遺物”,要轉交給國內失聯的哥哥。
可是,卻并沒有找到符合條件的“何以滌”。
何以滌生在民國,即便成年之后的大部分時間,也是相對不發達的階段;而建立戶籍數據庫的時間,距今并不長,何以滌此前說不定就去世了,況且還有漏登或者出錯的可能。
再者,何以滌后來改名甚至隱瞞身份,也不是沒有可能。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