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遠山在筆記中,記錄是比較簡略的,有些部分甚至是一兩個詞匯替代,余耀不得不進行延伸推斷。
余耀正在聚精會神的時候,涂文海的老伴拎著一大袋子果蔬肉蛋之類的回來了。
一番介紹和解釋之后,余耀心想在這也沒法安心看了,便冒昧提出能不能借閱一下,看完就送回來。好在他說了自己是古玩商,提出對民國文化感興趣也不突兀。
涂文海因為傅青主的畫特別高興,立即就答應了。余耀拿走之前,特地又和涂文海一起翻查了一下,沒有別的東西夾著,才告辭離去。
回到樓上家中,余耀找出了紙筆,一邊看,一邊記錄,并把自己推斷出來的東西也附注上了。
在筆記中,涂遠山到底有沒有去和這個神秘人士會面,沒提;有沒有向館長匯報,也沒提,只是提了一句“料理也算妥善,卻夜不能寐”。
不過,涂遠山當年只是一個剛成年不久的小伙兒,也沒什么復雜經歷,這么棘手的事,余耀不相信他能“妥善”料理。
余耀猜測了一下,他可能是沒有向館長匯報,而是單獨去見了這個人;同時,會面時假裝不知道此事,最后對方沒有繼續糾纏,他就覺得“妥善”了。
下一條記錄,是1937年8月16日,也就是過了三天。
這一天,太顛方鼎正式被東江省立圖書館接收。
接收儀式很隱秘,甚至不能稱之為儀式。涂遠山沒資格參加,除了館長,他也不知道誰參加了;另一方面,捐贈者來了幾個人他也不知道。
不過,歷史博物部的人,在儀式結束后,是在主任帶領下,一起看了這尊鼎的。涂遠山并沒有鑒定真假的眼力,只是覺得“確有重器皇皇之感”。
第二天,這件事兒就見報了,說收藏大家許太炎先生捐贈商代青銅重器太顛方鼎,省圖專家鑒定確真無疑。但整體其實只陳述了一個概要,具體過程語焉不詳。
涂遠山很震驚,因為他是接到了“e先生”的電話,怎么現在捐贈者變成了許太炎
不用他去找館長,館長就先找他談了,解釋說打電話的人,就是許先生安排的,塵埃落定之后才能揭開面紗。
而此后的事兒,大致脈絡不用查,在東江省博的關于太顛方鼎的介紹中也能看到。
此事本來就告一段落了,但涂遠山的筆記中,還有后續。
太顛方鼎被捐贈的當天,他從江州市立圖書館工作的一個朋友口中聽說,他們館也接到過要捐贈太顛方鼎的電話;還沒完,除了省立、市立的圖書館,東江省立民眾教育館也接到過電話
一共三個單位。但是最終,公開出來的,只有東江省立圖書館。
因為這個朋友就在江州市立圖書館,所以內部消息多一些,據說市立圖書館曾經成立過一個小組負責對接此事;并且,這個小組應該和對方接觸過,但不知道為什么不了了之,而且之后閉口不言。
這一段,屬于道聽途說,故而記述得非常簡略。不過,最后涂遠山總結了一句或有可能,為防萬一,狡“器”三窟。
整本筆記,關于太顛方鼎,合起來的總量也就是幾頁的內容,而且有的還是錯開的;余耀細細翻完,涂遠山總結了這一句之后,就再也沒有關于太顛方鼎的內容了,想必他也為此事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