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好東西”余耀問道,“你收的”
“別一說好東西就想到玩意兒上是我媽自己灌的土豬肉香腸,經典比例,瘦七肥三,已經晾好了,囑咐我給你送十斤過去。”濮杰應道。
“噢確實是好東西一聽我就有點兒流口水,直接放電飯煲里,熟了整煲米飯都是香味兒。”
“我就知道你會這么說。那我先掛了。我先和客戶談好,等我去你家。”
剛掛電話,門鈴就響,是樓下涂文海和老伴來了,手里也拎著東西,都是涂文海老伴做的吃的,有熏魚,有皮凍,還有臘肉。
余耀讓進來,他們小坐了一會兒。家里沒什么可回贈的,余耀心說回頭買了東西再下去趟吧。正好一并買些茶葉、煙酒、禮盒什么的吧;過年了,自己也得出去走動走動。
他倆走后,過了不到半個小時濮杰就來了。原先的客戶還想繃繃價兒,那就沒辦法了。濮杰已經聯系上了胡占山,約了明天去店里看貨。
“今天你沒事兒吧”濮杰說完,點了支煙問余耀。
“暫時沒事兒,一會兒想去店里。”
“別去店里了,咱們去個好地方。”
“別介,你先說是什么地方。”
“蘭山縣大集啊,趕集去,熱鬧。”
“你說古玩大集啊不對啊,每年最后一場,不都是臘月二十么今天十七啊。”
隸屬江州市的蘭山,是個歷史悠久文化發達的縣城,古時候也是江北的交通要塞,現在還留著城門樓子呢,就是城墻沒了。
而且這里古玩之風盛行,八十年代末就出現了不少倒騰古玩的。那個用唐三彩仕女俑做局、后被余耀識破的賈大爺,就是蘭山縣庫岸村的老戶。
農歷逢十的日子,蘭山縣會有古玩大集,就在城門樓子一側、護欄以外的一條不寬的道上。臘月二十的古玩大集,是一年之中最后一次,往往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這個古玩大集,夏天是清晨開始,不到中午就結束了;而冬天的時候,都是傍晌午才開始,下午三點左右結束,圖暖和。因為夾了午飯的時間,所以每逢古玩大集,周圍的小吃攤和流動車也不少。
“我也是剛才打電話的時候,聽胡占山說的。他說今年臘月二十,蘭山縣有個什么文化藝術節開幕式,就在城門樓子前的廣場上,讓古玩大集挪地方,不然有礙觀瞻。但這地方多少年了,攤主擔心一換買家會少,所以都不想換;而且十八十九兩天文化藝術節得布置什么的,所以就提到今天了。”
“你在電話里還跟他扯了會兒閑篇兒啊”余耀又問,“他也去”
“他今天沒空,不然就今天看貨談買賣了。”
“行,那走吧”余耀點頭同意。
余耀和濮杰到了地方,已經挺熱鬧了,路兩邊的古玩攤子鋪開了一百多米,琳瑯滿目的各色玩意兒,還混雜著旁邊小吃攤飄來的香味兒,加上此起彼伏的吆五喝六,是不能和文化藝術節一起開場。
不過,如今這年頭兒,大集上雖然確實有從四里八鄉收來的東西,但好玩意兒仍然不容易看到;高仿為主,還有年份湊合但收藏價值低的大路貨。
這古玩大集上的攤主們,還都挺雞賊,不僅善于察言觀色講故事,還有托兒或者打配合的來回穿插。
蘭山縣有一座蘭山,周邊曾經是著名的抗倭根據地;現在這些村里的老戶,在古玩上對付買家,比當年老輩兒對付鬼子的心眼兒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