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03年,桓玄逼迫晉安帝退位,在建康建立桓楚政權。
但桓玄剛剛登基不久,劉裕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小名寄奴就舉北府兵起義,桓玄戰敗,逃至江陵,又遭到西討義軍,再敗。最后桓玄想到蜀地避避風頭,結果被益州督護馮遷所殺,身首異處,人頭被送到了建康。
就這么一個皇帝,怎么會有陵墓
余耀一邊想,一邊把碑文系統地看完了。碑文主要是歌功頌德,其實沒什么看頭。不過,其中有一句“暫以衣冠安之,且待龍興重振”。
同時,立碑之人也有“落款”。
這個人是桓石綏,桓玄的從弟。
桓玄被殺之后,桓石綏依然帶著一部分兵力,繼續抵抗了東晉幾年,最后才被干掉。
通過這些,不難推斷,這里,是桓玄的衣冠冢,因為桓石綏也沒法兒得到桓玄的尸身首級。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要把陵墓秘密修建在水下,因為這里當年也是東晉的地盤,桓石綏有可能是暫時駐扎過,但也不能保證長期保護。
如果桓石綏能夠干掉東晉政權,那么想必是要為桓玄重建皇陵的。
但是他沒有。所以,只留下這個秘密的水下陵墓。
桓石綏很可能見過真正的“驚鯢”,但桓玄死后,他卻得不到,為了“定陵”,保證水下皇陵的安穩,便仿制了“驚鯢”,安放在石碑之處。
“走,進去看看”此時,賀文光開口道。
四人走進了石碑后開著的石門。
門后,又是一條甬道。
甬道平行延伸,潮濕得很,腥氣很重。
走了有個二三十米,最終是一處方形平臺。平臺一側連通甬道,兩側都是石壁,而最里面一側,居然毫無遮攔,探燈向下看去,原來是一條暗河
平臺上濕漉漉的。
余耀明白了剛才所在的石室里進水,不是外面的江水進來過,是這條暗河的水暴漲時所致
“這算是個什么皇陵”賀文光皺眉。
“當年形勢不容樂觀,能開鑿出這么個地方,已經不錯了。想必這個平臺,原先是想建主墓室的,結果一下子挖開了山壁,露出了地下暗河,也就沒法繼續了。”余耀說道。
說完之后,余耀開始用探燈掃射兩側石壁,先看一側,只是修鑿得比較規整,并沒有發現什么。
“即便是衣冠冢,也得有棺槨,這地方怎么放”賀文光一邊說著,一邊用探燈往頂部掃了掃。
“原來是吊棺”賀文光叫了一聲。
余耀本來正要探照另一側石壁,賀文光這一說,立即抬頭看去。果然,頂部有四個深深的孔洞,想必原先是嵌入鐵鏈一類的東西固定的。
只是,吊鏈連同棺槨,都已沒了,想必是全被盜走了
余耀嘆了口氣,轉而拿探燈照射還沒看的另一側的石壁。
這一側的石壁修鑿得也比較規整,但在石壁的下方,有一塊方形區域好像不太一樣。
余耀上前蹲身,“這塊石板好像能打開”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