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我們為了我們什么”
“我不是參與了傳國玉璽的案例么您想想”
“你懷疑,傳國玉璽和許太炎有關、和鬼眼門有關”
“我只是聽過一些傳言,并沒有真憑實據。”余耀只得繼續往下編。這傳國玉璽千百年來杳無音訊,現在就連特調局也只是查到民國時期譚如肅曾經也在查,余耀如此編排,也不怕有什么馬腳。
不過楊四海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就算如此,那你為什么不明說”
“因為我還有點兒私心。本來是真不想告訴您的,但是今天您都說這么多了,我也就不好意思繼續瞞您了。”
“你小子少啰嗦,趕緊說。”
“許太炎先生當年有個獨生子,叫做許長安,戰亂時期,下落不明。如果還有后人在世,我很想私下結識一下,沒準兒還能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收獲呢。”
余耀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說出鬼眼門秘藏的。但是,許長安的事兒,如今這個情況,倒是可以說說。
首先,關于許長安,楊四海不可能不知道,如今既然楊四海挑明了,那干脆提出來算了,以后再問這方面的線索,也就不用遮遮掩掩了。
“許長安的母親當年就去世了,他最終被人收養,而且是被帶離漢口,戰亂時期,一路顛沛,不可能有什么線索了”
楊四海果然知道而且,就和蕭影查到的結果差不多。
“話不能這么說啊楊局,這傳國玉璽的線索更加渺茫,不也在查么”
“這事兒先擱一擱。前面你說的我姑且信了,但這和許太炎的筆跡有什么關系”
編瞎話這事兒,編一個容易,但最怕的就是被追問,一連串下去,最后總是會難以自圓其說。
余耀就算反應快的,而且之前還掌握了大量的東西,但還是有吃力的感覺,“這個嘛,總歸是個輔助,不管是關于傳國玉璽、還是關于許長安雖然暫時沒什么具體作用,但有備無患嘛”
楊四海那邊一時沒應聲,余耀在聽筒里聽到了啪嗒一聲,應該是他點了一支煙。
“余耀,你知道的真不少啊那我今天干脆也再多說兩句吧。許太炎和鬼眼門,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在民國時期,是功大于過,因為他們和倭國人對抗,阻止了不少文物外流”
“那過是什么”余耀插嘴。
“過猶不及”
“啊這都不挨著啊”
“他們雖然保護了不少文物,但是也控制了不少文物,就連國家都無法插手”
“嗐您這話說的當時和現在能一樣么當時是小鬼子猖狂,故宮文物都輾轉大半個華夏,東躲西藏的”
“故宮文物南遷之后,如今還在華夏的國土上鬼眼門控制的呢直到今天,就連我們,也是一無所知”
一聽這話,余耀的心頭驟然一緊。
“楊局,這個沒準兒在抗倭勝利之后,陸續就在國內流轉了。”余耀盡量放松了口氣。
“你自己也說了,沒準兒。”楊四海話鋒一轉,“好了,余耀,說實話,我很喜歡你,問你你不說,我還陪著你東拉西扯,才到這關鍵一句你,如果想打這方面的主意,我勸你趁早收心如果鬼眼門當年有什么東西是集中暗藏起來的,即便找到,那也只能是國家所有”
“哈哈,楊局您真逗,你們都一無所知,我哪來的本事再說了,我怎么可能有這么大的胃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