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板雖然注意到了這兩處“銀片”鑲嵌,卻沒當回事兒。一個紅木盒子上,鑲嵌點兒東西,很正常,而且非金非玉,只是銀的,還未必是純銀,應該就是為了好看和方便。
“你買了盒子,我這倒流壺用什么裝”孔老板下意識地回了一句。
“您這開店的,還怕沒有盒子么”余耀表情認真地解釋道,“我有一件瓜形罐,這盒子大小正好合適。”
“瓜形罐也是老窯”孔老板又問。
“不是瓷器,是錫罐,金屬器。所以不光大小合適,您這盒子上嵌了銀片,更是相得益彰。”余耀進一步解釋。
“一件錫罐,余先生也這么重視”
“名家作品。”余耀并沒有說謊,他手里確實有一件清代制錫名家沈存周的錫制瓜形罐,是他當時和楊銳在“流水席”上“吃”到的。
“名家,不會是黃裳吧”孔老板不由眉頭一挑。他并不懂錫器,但好歹是古玩行里的人,還是知道大名鼎鼎的“黃錫”的。
黃裳是明代的制錫名家,自然要比沈存周早。
這個名字,和九陰真經的作者同名,不過寫九陰真經的黃裳,是金庸武俠里的人物,而制錫名家黃裳,則是實打實的歷史人物。
本來是要買盒子的,結果聊偏了;而濮杰一聽黃裳,不由“啊”了一聲
他是個武俠迷,金庸的十五本武俠全都看過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女主是西施的越女劍。他最初喜歡上功夫,也是受了武俠的影響。
在濮杰心目中,金庸筆下的第一高手,不是獨孤求敗、掃地僧、王重陽等等這些,而是黃裳
孔老板一聽,笑著對濮杰說道“我說的黃裳,是明代制錫名家。”這盒子他倒不是不能賣,而是一時沒想好出什么價兒,正好借此緩沖一下。
“噢”濮杰點頭。
余耀輕聲道,“你還拿了我一本長物志呢,看來是沒仔細看。這里頭有過黃錫的介紹。”
長物志這本書,應該是收藏老蟲必讀的。這本書的作者是文徵明的曾孫文震亨;文震亨是個雅玩鑒賞高手,這本書很有見地,同時也有很多鑒定方法。
接著,余耀又對孔老板說道,“不是黃裳的,是清代的名家沈存周,算得上清代第一制錫高手了”
老周低頭點了一支煙,他也不明白余耀為什么要買這個盒子,但聽余耀這么一說,似乎也合情合理。
古玩一行,博大精深,孔老板在瓷器上眼力不弱,但在金屬器上,見識實在有限,他其實沒聽說過沈存周,卻也不動聲色,含笑點頭,“原來是他的作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