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余耀心里對這位專家禁不住有幾分贊許。
不過,判斷這件天青釉臺盞是耀州窯,遭到大部分專家反對也是正常的。
因為耀州窯是北方窯口,北方的青瓷和南方的青瓷,在釉色上有差別。這可能是古時候北方人多喜歡深沉的顏色有關。
耀州窯的青瓷,大部分都是類似橄欖綠的顏色,這是其一。
其二,耀州窯上多有紋飾,而且基本都是動刀刻出來的,所謂“刀刀見泥”。
而這個臺盞,是天青釉,也沒有紋飾。
要說像,還是汝窯接近程度高,但還是那句話,汝窯太晚了,是北宋后期的產物。
余耀之所以佩服這個專家,是因為耀州窯需要研究的地方還有很多。
耀州窯從五代到宋到金元時期,一直在燒制,但是工藝水平是呈現一個衰落的趨勢的。同時呢,耀州窯很晚才被發現,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所以對它的研究很不充分。五代末的耀州窯,有沒有過天青釉不能定論,最起碼,不能抹殺這種可能性。
再者,即便是以橄欖綠為主,在燒制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顏色出現變化,出現類似天青釉的顏色也不奇怪。
最重要的還有,余耀感覺這個臺盞,更像是北方窯口的風格雖然只是一種感覺。
所以在余耀心里,才有了這么一個大膽的推測這個臺盞很有可能是柴窯的東西
但是,柴窯自古以來撲朔迷離,假設終究只是假設。要想進一步驗證,最起碼,余耀得見見實物。
“這個專家一直堅持是五代末的耀州窯”
“我聽說,他是辯論時以耀州窯為基點;不過,最后的主張是不要清楚標明是越窯,只能寫五代末青瓷臺盞。”
余耀淡淡笑了笑,“這個主張肯定過不了關,堂堂嘉爾德,居然不能判斷青瓷窯口,說出去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誰說不是呢最后就根據大部分專家的意見這么定了。”
“對了,這個專家到底是誰”
“這種事兒,人家告訴我,都是有避諱的,沒說是誰。”才持璜咳嗽一聲,“不過,還是那句話,你要想知道,我全力給你打聽就是了”
“辛苦了。感謝。”余耀道,“回頭到了港島,我請你。”
“你確定要來”
“嗯,剛剛決定的。”
“我明白了。”才持璜嘆了口氣,“看來,除了臺盞的貨主、那個專家這兩件事兒,我還得再多打聽第三件事兒了。”
“那倒不用,我出不出手還兩說。”余耀想了想,“預展是拍賣前幾天結束”
“這次港島春拍,情況有點兒特殊,預展只有三天,且是正式拍賣前的三天這還沒開始呢”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藍色”,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atdda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