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耀問了這個問題,祁長河不待回答,唐先生卻切入了一句,“小余先生,你的確能確定這是真品無疑吧”
“對,我能確定這是乾隆時期宮廷制劍的材質和工藝。”余耀頓了頓,“不過,是不是如祁老爺子講述的傳承所說,我是沒法兒判斷的。”
“好。”唐先生微微點頭。
祁長河接著回答,“對,這個古玩商是收藏很多年,但是他也看中了唐先生手里的一件東西。”
“原來是換的。”
“所以我才說拿下,而不是買下。”
余耀想問問是什么東西換的,但看了祁長河好像有點兒就此打住的意思;而此時,唐先生卻道,“我和小余先生一見如故,您老和他也很投緣啊”
祁長河笑了笑,“這個古玩商還是有點兒實力的,他叫謝漢文,旗下謝氏藝術品公司做得不小。”
“謝漢文”余耀不由脫口而出,“謝流齋的兒子”
謝漢文是謝流齋的第三房太太所生的小兒子;謝漢文又有兩個兒子,長子謝治英,次子謝治豪。所以,謝治豪是謝流齋最小的一個孫子。
“你真是什么都知道啊”祁長河點頭。
“文物三言,半壁江山。”余耀也點頭。
“是啊,你知道了民國的這個說法,那這件事兒說起來更容易了。”祁長河抿了口茶。
余耀不由隱隱感覺,祁長河會說出什么事兒來。
而此時,唐先生卻動起了筷子,慢條斯理地吃著。
祁長河自是不知道余耀所知甚多,絕不僅僅是“文物三言,半壁江山”所以談起此事,也不過是聊天式的
“我們跟他交換的,其實不過是一枚乾隆朝花錢,但是謝漢文告訴我們,這枚花錢是他父親曾經失落的東西,因為未曾得回,所以一直耿耿于懷。”
“也是乾隆的”余耀猛然咳嗽一聲,“一枚乾隆民間花錢,換乾隆御制貫虹寶劍”
“不要小看這枚花錢,十分特殊。”祁長河微微皺眉,“我對銅器的研究也算有一定深度了,但是一直也沒搞明白。不過,換取貫虹寶劍,這買賣不虧”
“到底有多特殊”余耀在祁長河話音未落之際,便緊跟著接上了。
祁長河此時看了唐先生一眼,兩人相視一笑,“你呀,對古玩果真是癡愛。”
祁長河沒當回事兒,余耀心里卻如翻江倒海,不是他聯想豐富,而是祁長河說得太像了
而就在此時,唐先生放下筷子,從皮包中拿出一個八寸小平板,按下指紋,連點幾次,調出了一個視頻,又將小平板遞給余耀。
余耀雙手接過,看了起來。
這一枚花錢,比當時流通的真錢乾隆通寶要大得多,直徑可能超過了四厘米。同時,中間是圓孔,并非常見銅錢的方孔。
花錢的正面圖案,是一個鬼臉。
鬼臉的形象不僅不猙獰,而且似乎還帶著笑意,有一只眼睛是瞇著的,而另一只眼睛,則是被花錢的圓孔給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