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耀先行梳理出的兩點,其實是一個基礎。從這兩點,能引申出很多東西。
大掌眼神秘失蹤,當時有報紙根據失蹤的消息報出死訊,同時猜測和倭國人有關,這和一枚仿制的“鬼眼穿心”的來龍去脈是有所吻合的。
織田五郎和織田七郎的祖父織田雄光,得到這枚“鬼眼穿心”,是從被審訊的人那里。除了大掌眼許太炎,還有誰能有機會仿制“鬼眼穿心”呢
這其中的關鍵問題是,大掌眼許太炎,為什么要仿制一枚“鬼眼穿心”
余耀推斷,倭國人控制許太炎,自然跑不出文物古董的范疇,他們估計也知道了鬼眼門收集了一批珍寶。
許太炎如果不想讓倭國人得到“鬼眼穿心”,根本方法是先行轉移保護;但是,如果是這樣,倭國人不是沒有順線追查的機會;而許太炎提前仿制一枚“鬼眼穿心”,是更加高明的。
因為除了大掌眼許太炎和隱字口掌眼蕭左奇,這世上怕是沒人能準確判斷“鬼眼穿心”的真偽。
如果是這樣,那么就說明,倭國人對“鬼眼穿心”的作用,知道得并不明晰,應該是不清楚這就是開啟鬼眼門秘藏的“鑰匙”。
不然,許太炎也不會用一枚仿制品來混淆視聽。
同時,倭國人想從許太炎口中獲取進一步的信息,而許太炎既然仿制了“鬼眼穿心”,就必不會告訴倭國人實情。
說只是一件能夠發號施令的“信物”,這也是很符合邏輯的。
余耀之所以這么推斷,是因為如果這么說,就可以繼續延伸,說鬼眼門收集的珍寶,并非集中一處,而是各字口掌眼分而治之。這樣,就可以避開真正的“鬼眼門秘藏”。
同時,各字口掌眼當時必定都不在燕京,分散各處,倭國人也很難找到。
以上這些,是余耀推斷的大掌眼仿制“鬼眼穿心”的目的。
而從織田雄光的孫子織田五郎最后能賣出這枚“鬼眼穿心”來看,倭國人最后放棄了、散伙了就連許太炎隨身的、還有從格古齋搜出來的東西都參與人員給私分了。
這可能和倭國戰敗,無條件投降有關系。同時,這一批倭國軍方的人,也有可能干的就是“私活兒”;如此,就逃不開中谷安次郎的運作。放棄和散伙,也可能和中谷安次郎有關系,雖然余耀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么。
也就是說,不管大掌眼當時是生是死,他們費了好幾年的勁兒,直到倭國戰敗投降,也沒能挖掘出什么線索。最后被干翻了,要滾回去了,這枚“鬼眼穿心”更加派不上用場了。
織田雄光想必也是喜歡古董的,他將帶回去的東西和這枚仿制的“鬼眼穿心”一并傳給了后代,最后到了織田五郎手里。
時過境遷,到了華倭邦交友好、特別是來往越來越便利之后,倭國的知情人士很可能又會蠢蠢欲動。
這里頭,中谷家族、織田家族,是最有可能的兩支。
不過,織田家族這一支,活躍度不如中谷家族,甚至有可能,到了織田雄光的兒子、也就是織田五郎的父親這里,他并沒有興起念頭;不然,織田雄光也不會將東西留給織田五郎,卻并沒有詳細交代指點。
所以,織田五郎必不會和中谷家族勾連。否則,這枚仿制的“鬼眼穿心”他就不會沒太當回事兒,也不會輕易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