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號行星,外層空間。
三十余艘龐大的星際戰艦靜靜飄浮在宇宙當中,深色金屬艦體映射著恒星的光芒,在這些令人窒息的鋼鐵巨獸面前,哪怕是不遠處的星球都黯然失色。
若是不知情的人看到這個場面,只怕連呼吸都不能順暢。
三十余艘星際戰艦,代表著三支星際艦隊。
一顆行星上,也只會配備十支星際艦隊,這三十余艘星際戰技,幾乎相當于行星三分之一的核心戰力。
去一顆新行星上開荒,聯邦也只會派出兩支艦隊。現在一股腦出現三支,簡直就是要打一場星際戰爭的節奏。
“報告總司令,氣象云圖顯示,雷暴強度已經消減,半小時內便會完全停止,已達到艦隊進入的安全條件”
第2艦隊司令官丁寶山對著北門拔羅的全息像進行匯報。
北門拔羅的全息影像不光出現在丁寶山的指揮艦,包括第7艦隊第10艦隊的所有星際戰艦上都是一樣的場景。
星際戰艦上的全息投影不是隨意便能出現的,所有的數據傳輸都必須通過行星軍部的最高司令部。哪怕在新三區戰役的時候,北門拔羅都沒有去最高司令部指揮。可是這次,為了一個救援行動,不光動用三支艦隊,更是親自坐鎮。
“各艦做最后準備,三分鐘后進入。”北門拔羅沉聲道
“進入行星之后,以第2艦隊一大隊的任務區域為圓心,向四周做地毯式搜索,不要錯過任何細節。如果和危險種遭遇,以條件允許的最大戰力擊殺,不要浪費任何時間。另外,所有遭遇生物都要進行解剖,查看體內是否有人體殘骸”
做完最后的戰前動員,北門拔羅看了眼表,一聲令下,三支星際艦隊的星艦同時啟動,一艘接一艘的進入行星大氣層。
這時雷暴還未完全停止,星際戰艦在大氣層里顛簸的十分厲害。雖然在理論的承受范圍之內,可一點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每一艘星艦都是紅燈閃爍,各種破損警報接連起伏。
最后安全穿過之后,星際戰艦無一不是傷痕累累,各種細小的傷痕乃至焦黑,就好像被燒烤過一樣。
之所以不等雷暴完全停止再進入,為的就是多搶半個小時的時間。
憑借星際戰艦的強大防護力,強行穿越大氣層之后,雷暴差不多剛好停止。確認外部條件允許,所有的星際戰艦艙門大開,一艘艘巡查者戰艦從母艦飛出。
星艦戰艦配備的巡查者是十艘,一支艦隊就是一百多艘。三支星際艦隊,便是三百多艘巡查者。和三十多艘星際戰艦搭配起來,當真是遮云蔽日,聲勢浩大。再加上尚未平息的雷暴,一道道閃電時不時在邊上劃過,簡直就像是末日戰爭的景象。
但這還不是結束,星際戰艦放出巡查者后,等待了一會,待雷暴完全平息,無數的巨大降落傘從天而降。每個降落傘的下面,都是一輛裝甲地形車。
星際戰艦不光有空中部隊,也有陸戰兵團。只是陸戰兵團一般都在戰爭后期才會投入,打掃戰場建立營地等等,人數相對較少。
但是人數少,裝備卻不少。裝甲地形車限乘一個小隊,呼呼啦啦的全投放了出去,數量比巡查者戰艦可要多上好幾倍。
其實蜻蜓飛行器機動能力更強,現在是進行地毯式的搜索,需要查找可能的幸存者或者人類尸體。如果想在茂密的叢林里找到蛛絲馬跡,裝甲地形車反而更有效果。
九號行星上任何儀器都無法正常使用,生命探測儀熱能量探測儀什么的,基本都指望不上,只能依靠人力。
裝甲地形車投放完畢后,從天上往下看,密度簡直就像螞蟻群一樣,迅速向四周延伸。如果是個密集型綜合征患者,看到這種場面肯定得頭皮發麻。
不過和密集型綜合征患者比起來,現在最受折磨的應該是行星上的生物。
先前來狩獵的時候,艦隊只會選擇那些體積較大肉量比較多的,干巴瘦的基本以驅趕為主。可這次為了確認李牧等人有沒有被吃掉,只要看見能喘氣的東西,聯邦士兵是見一個殺一個,而且殺完了還得解剖翻腸子。
而且為了提高效率,盡可能的爭取一切時間。士兵們也不可能小心翼翼,手段都是非常粗暴,更顧不得身上粘沒粘上血。
一路搜索下來,那場面要多血腥就有多血腥,地上烏七八糟的不說,士兵們更是一個個跟屠夫似的。
“報告,發現大規模戰斗痕跡。”
“附近的大隊過去支援,搜索周邊,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