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他曾聽何沖無意中提起一個名叫于謙的大官,說這位于大人為國為民,曾誓死保衛京城
,將北邊的瓦剌大軍擊退,才得以保全山河疆土,后來不知什么原因被“小人”害死。
何沖提到于謙的時候,臉上全是敬意,他當時年幼,不懂這些東西,但于謙這個名字,卻已記在心中。
而今,他終于想起了這個于謙就是許滸所說的于公。
只聽許滸緩緩低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于公十幾歲時寫下的詩作,也是于公一生寫照。可嘆于公死后,孤墳三臺山,憑吊之人寥寥無幾,就連他在杭州的故居,也被劃為禁地,連家屬也不讓進。”
王默聽了,默然不語。
對于這等偉人,所有言語都是蒼白無力的。
突然,許滸也不知想到了什么,面色轉為歡愉,笑道“王師弟,我這次外出,遇到了一個大人物,你猜是誰”
王默愣了愣,說道“許師兄,你這不是為難我嗎天下大人物那么多,許多我都沒有聽說過,更別說猜了。”
許滸呵呵笑道“這個大人物就是少林羅漢堂的首座悟空大師。”
“悟空大師”
“這位大師素有禪武子之名,武功蓋世。我遇到他的時候,并不知道他是誰,等我知道以后,他早已離開。如果我早知道他是誰,說不定能得到他的指點,哪怕只是幾句話,也能讓我獲益終生。”
“這位大師真有這么厲害”
“那是當然。傳說他的段位早已踏入坐照之境,乃正道六大高手之一,就連少林派掌門,單論武功,也遜他幾分。”
王默十分好奇,問道“正道六大高手是哪六位”
許滸反問“你沒聽說過”
“小弟孤陋寡聞。”
“那你聽好了,正道六大高手分別是悟空大師、武當掌門、莊主、皇老閣閣主,以及天山雪里紅和南海天隱刀。”
“沒有日月圣地的人嗎”
許滸聽了這個提問,便用怪異地眼神望著他,說道“日月圣地的日月圣主功力參化,據說天下無人能敵,無論是江湖聲望還是武林地位,均要高出六大高手一籌,所以不入選。”
“原來如此。”王默恍然大悟。
“王師弟,跟你說了這么多,我早已餓了,咱們先去填飽肚子再說。”
“好。”
當下,兩人離開居所,往食堂方向走去。
第二天,王默開始了新一輪練功,而這次練功主要是提升他的段位。
說來實在嚇人。
自從他在擂臺上悟出那招刺破史驚濤胸口衣衫的劍法以后,他就好像開悟了似的,僅僅一個多月
時間,他的段位竟然從“若愚”初段連升四級,到了斗力中段。
對此,宋康只有一個評價,那就是這小子“以劍悟道”,不敢說前無古人,但近百年里,尚未有一人能做到。
在此期間,王默對于武道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原來武道段位并非自古就有。
五代十國以前,天下并未有段位之分。
直到宋初,有位自稱“武公子”的高人,專研武學數十年,首次為習武之人劃分層次段位。
剛開始的時候,許多武林高手都覺得此舉很可笑,但是后來,所有武林高手都默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