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哥,我走了,五年后見。”
“王弟走好,五年后見。”
“告辭。”
話罷,王默轉身離開,雖是不舍,但也堅決
。
對他來說,許滸是一位“好兄長”,一位“鐵哥們”,無論將來發生怎樣的變化,他都會視其為“兄”。
而目送王默漸漸走遠,終至消失以后,許滸這才轉身入莊。
再有半個時辰,他就要離開杭州,踏上返回赤城的水路。
這里雖然不是他的家鄉,可他的祖上曾生活于中原大地,繁衍生息。
中原是他的祖宗之地。
人不能忘本。
有朝一日,他相信自己可以帶領族人回到這片曾養育了祖祖輩輩多年的廣闊土地。
王默離開萬梅山莊時,并沒有順著原路返回。
離開刀劍山莊之前,宋康已經跟他說好,要他在杭州城多玩兩天,就當做是放假。
他聽說孤山有幾處值得游覽的地方,就想趁此機會去玩玩。
此外,他還想找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李大年。
李大年失蹤了
準確的說,李大年獨自一人回刀劍山莊之后,就像是變了一個人,整日以酒消愁,十分落魄。
宋康看不下去,罵了李大年幾句,結果這位刀劍房的房主就跑了。
王默知道李大年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他能理解李大年的心情。
換做是他,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聽宋康說,李大年這幾天曾出現于西湖一帶,但行蹤不定。
先前在萬梅山莊與許滸聊天的時候,許滸也
說過自己前日見過李大年,原本想把李大年勸回刀劍山莊,然而李大年故意拉許滸去喝酒,喝到酒酣耳熱之際,居然溜了。
是故,王默想碰碰運氣,萬一找到了李大年,無論用什么法子,都要把李大年勸回刀劍山莊。
當然,這種事可遇不可求,西湖那么大,而且誰又能保證李大年還在西湖附近
如果李大年走了呢
那就算他把西湖翻個底朝天,也是枉然。
不一會,王默信步到一處名為放鶴亭的地方。
這放鶴亭位于孤山北部,往北不遠就是西湖的北里湖,傳說林和靖昔年經常在這里放鶴,后世之人建亭紀念。
放鶴亭的邊上,有座古墓,碑名“林和靖處士之墓”,也不知建于何時,年代久遠。
王默在此游了片刻,待要離去。
忽見一個青衣少年,年紀比他大不了多少,十八九歲樣子,長得雖是一表人才,但身子骨略顯文弱,手中拿著一根銀色笛子,腳下猶如行云流水,走到了林和靖墓旁。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青衣少年朝墓碑拜了拜,低聲吟道。
此詩乃林和靖名作,堪稱千古絕唱。
王默雖然不是精通文墨之人,但讀過一些書,聽出此詩甚妙。
他見青衣少年儀表不俗,絕非常人,頓時有了結交之意。
于是,他朝對方拱拱手,說道“在下王默,不知兄臺貴姓大名”
青衣少年望了他一眼,突然展顏一笑,拱手還禮道“在下姓林,名叫林清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