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燕髯客面上閃過一絲驚訝,問道,“姑娘,你竟然知道他姓豐,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對于絕大多數武林中人來說,都只知道他有個名號,叫做外方仙,而因為他武功超凡,也有人尊他中半仙。”
王默聽了,不由笑道“嵩山乃五岳里的中岳,中半仙就是隱居在嵩山的半仙,這一點晚輩明白,可那外方仙是什么意思呢”
“嵩山就是外方。”燕髯客解釋道,“很久以前,古人把嵩山叫做外方山。當然,嵩山還有個別名,叫做嵩高。據史記記載中岳,嵩高也。那漢書也記載嵩高,在潁川嵩高縣,古文以為外方山。”
“原來如此。”王默又長了見識。
燕髯客見他頗有興趣,就又說道“那嵩山位于河南境內,地處登封西北,西鄰古都洛陽,東臨
鄭州。有兩大山,一為太室山,一為少室山,共七十二峰。主峰位于太室山,名叫峻極峰。最高峰則是位于少室山,叫做連天峰。古詩有言,嵩高惟岳,峻極于天。”
“你老懂得真多。”王默由衷說道。
“老朽成名之前喜歡走南闖北,每到一處勝地,都會流連一番,所以才知道這些。不過天下之大,人力有限,你要問我沒去過的地方,我就算聽說過,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這么說,你老去過少林派了”
“去過,但那已是九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三個大漢聽到這里,不由面露吃驚之色。
他們不知道燕髯客是什么人,還以為燕髯客年紀再大,頂多也就七十來歲,沒想到人家九十多年前就已開始走南闖北。
只聽燕髯客說道“少林派位于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占地頗廣,寺僧眾多。我當時也就三十出
頭,籍籍無名,武功低微,卻面皮很厚,跑去少林派說是要拜見方丈大師,向他討教。
當時少林派的掌門正是覺真大師的高徒了凡大師。
這位禪師接掌少林派沒幾年,得知我要拜見他,居然以禮相待,叫人把我請去見他。
我見了他以后,覺得他貌不驚人,武功不見得有多高,一時狂妄,便在他面前顯露了一手自以為很強的武功。
然而他老人家見了,也不見怪,與我聊了一會,毫無架子。可我那時還以為他的武功就算比我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心里就想,少林派的掌門也不過如此。
等了凡大師把我送出客廳之時,他老人家忽然顯露了一招驚人武功,我才明白自己與他的差距很大。
我自知冒犯了少林派,所以從那以后,再也
不敢去少室山,就算是路過河南府,也會繞道走。
不過我當年離開少林派后,卻去了一個地方。”
“什么地方”王默問道。
“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王默微微一怔,“嵩陽書院是什么地方難道也在嵩山之中”
“對。”燕髯客說道,“這嵩陽書院位于太室山南麓,初建于北魏太和年間,距今將近千年,原名嵩陽寺,當時就有僧人數百名。
一百多年后,大約是在隋朝時期,更名為嵩陽觀,變成了道家場所。
三百多年后,大概是五代后周時期,又改名為太乙書院。
入宋以后,就定名為嵩陽書院。
這座書院名氣很大,有許多大儒曾在里面講學,最有名的就是范仲淹和司馬光。”
王默聽到這里,不由覺得奇怪。
燕髯客乃武林中人,而書院是儒門之地,他跑去嵩陽書院干什么
“你是不是很奇怪我為什么會跑去嵩陽書院”燕髯客突然問道。
王默被他看破心思,面色微微一紅,點頭道“是有點奇怪。”
“其實我去嵩陽書院是想找一個人。”燕髯客說道,“這個人名叫文中行,表面是個儒士,實際上是個武功深不可測的武林高手。傳說他的武功來自于一塊石碑,而那塊石碑的名字叫做大唐碑。”
“大唐碑”王默不由一愣。
“那嵩陽書院里面確實有一塊大唐碑,我曾跑去看了半天,可我看來看去,卻看不出它跟武學有什么關系。”